↑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过去,中国工匠延绵不绝:精雕细(zhuó)  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匠心独运的李春,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现在,我们更要把这种弥足珍贵、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xīn)  火相传。未来,这份传承与坚持终将成为中国文化之财富传(sònɡ)  于后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朗读诗文,遇见美丽。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①   ”,让我们遇见塞外冰雪的壮丽;读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   ②    ,朱蕤冒紫茎”,让我们遇见山野幽兰的风姿;读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③    ④   ”让我们遇见江南山水的柔情。

    朗读诗文,懂得等待。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让我们期待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读赵师秀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   ⑥   ”,让我们体味久等朋友未至的惆怅。读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⑦      ⑧     ”让我们把握乘胜追击敌军的时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文化知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李  白     B.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C.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D.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周敦颐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提示填空。

    冯梦龙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国演义》中,文武双全的(人名)   数讨荆州,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水浒》中,安分守己的林冲隐忍退让,却被发配沧州;《骆驼祥子》中,美丽勤俭的小福子自尊要强,却                

    (3)马霍梅特(穆罕默德二世),有人称他为“征服者”,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代雄主。也有人说他是“毁灭者”,他的行为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广故数言欲亡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B. 未果,寻病终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

    C.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D.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短文两篇

    〔甲〕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②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sōnɡ):白菜。  ②启:说出。

    〔乙〕

    韩魏公①知北都,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注释】①韩魏公:即韩琦,宋朝的重臣。  ②中外亲:表兄弟。

    1.从例句加点的词中获得启发,猜读解释选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例   句

    选   句

    可以一战

    (1)不以所长骄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向所以退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韩魏公知北都

    仓鹰击于殿上

    (4)特设一卓

    2.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俄 为 吏 将 误 触 台 倒 玉 盏 俱 碎 坐 客 皆 愕 然 吏 将 伏 地 待 罪。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4.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两位名士的宽厚气量。参考已有批注,给〔A〕〔B〕处作批注。

    〔A〕元琰遽退走。

    〔B〕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

    少年游

    ……

    在我们的左面,住有一家砍砍柴,卖卖菜,人家死人或娶亲,去帮帮忙跑跑腿的人家。他们家里的顶小的一位年纪比我大一岁,名字叫阿千。他虽只比我大了一岁,但是跟了他们屋里的大人,日日去茶店酒馆,婚丧的人家,也老在进出。我每天见他从我们的门口走过,心里老在羡慕,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夹在一道呢!

    春天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念佛。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彤管子、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吃饭去。”

    阿千本是我所崇拜的英雄,而这一回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天气那么的好,现在一听到了这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女仆要出来阻挠,跑得比平时只有得快些。出了弄堂,向东沿着江,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宽广起来了,我的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就马上被大自然的威力所压倒。这样问问,那样谈谈,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日光直射在山坡上,从草木泥土里蒸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使我呼吸感到了困难。阿千也走得热起来了,把他的一件破夹袄一脱,丢向了地下。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憩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去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惊异。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渐听得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

    这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一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了脊肋,那些野果就系包在他的小衫里面的。

    他提议说,时候不早了,他还要砍一捆柴,且让我们吃着野果,先从山腰走向后山去罢。慢慢地走到了山后,向寺里看了一眼,阿千就放下了那捆柴,对我说:“他们在烧中饭了,大约离吃饭的时候也不很远,我还是先送你到寺里去罢!”

    我们到了寺里,祖母和许多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你大了,打算去做些什么?”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地无常的: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节选自《达夫自传(第二篇)》,有删改。作者  郁达夫)

    1.仅年长“我”一岁的阿千为什么会被视为小英雄?请阅读全文,概述阿千的“英雄”表现。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没精打采”一词有什么意味?)

    (2)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此时的“我”为什么回答得“毫不迟疑”?)

    3.本文写作时,作者已人到中年,在叙述和描写时,却努力用童年的眼光看人观景,寻找自己成长的轨迹。请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内容,并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4.结尾处,作者因阿千的死慨叹人生盛衰起灭的无常。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下边的“本文开头”和“作者日记”,阐述你的阅读体验。

    【本文开头】

    前面有一条富春江绕着,东西北的三面尽是些小山包住的富阳,虽则是一个行政中心的县城,可是人家不满三千,商店不过百数;一般居民,全不晓得做什么手工业,或其他新式的生产事业,所靠以度日的,有几家自然是祖遗的一点田产,有几家则专以小房子出租,在吃两元三元一月的租金;而大多数的百姓,却还是既无恒产,又无恒业,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只同蟑螂似地在那里出生,死亡,繁殖下去。

    【作者日记】

    午前接长兄书,劝予勿作苦语;又云:富春无大人物,为地方山水所缚也。

    ——(写于1918年10月14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论藏书

    ①读书的习惯是人类学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在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时所得到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

    一本借来的书就像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以惟恐引起别人不高兴的一种拘谨态度来对待。你务必使它完好无损,使它在你家里时不遭破坏,你不能漫不经心地随手乱放,你不能在书里做记号,你不能折书页,你不能随便使用它。而且,有一天你得将它归还原主,尽管你很少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自己的书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毫无拘束地用一种深情的亲昵态度来对待它们。

    ③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炫耀。你所拥有的书不应该使你害怕做上记号,或害怕摊开来和翻转过来放在桌上。在书内你所喜欢的段落标上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地记住那些重要的话,很快地找到它们,若干年后再读到时,那就像重访一个你曾在树皮上刻过印痕的森林,你会有一种踏上了熟悉的土地的乐趣,回忆起思想上接触过的景色和你本人曾有过的自我。

    ④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人占有私有财产的这种基本的本能,在这里得以有百利而无一弊地加以培养。人们应该有自己的书柜,书柜应该没有门,玻璃窗或锁,它们应该是开放的、方便的,眼一见到即可伸手取得。

    ⑤最好的墙壁饰物是书,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集中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名人。当你独自坐在室内炉火旁时,你会觉得身边围聚着不少知心朋友,你知道一眼就能看到他们,这是令人既激动又振奋的。

    ⑥你不必读遍全部藏书,我的室内生活多半是在一间存放着6000册书的房间里度过的。对于陌生人提出的一个千篇一律的问题“这些书你全都读过了吗?”我有一个常备的答案 “有些书读过两遍。”这个回答既真实,又出乎他们的意料。

    ⑦我们最好的朋友当然是活生生的,能喘气的,有血有肉的男男女女。我对读书的挚爱从未使我成为遁世的隐士,这是怎么做到的?书籍是人所拥有的,由人使用的,为人服务的。文学是历史的永存部分,它是人的品格中最好的、最持久的部分。书籍朋友较之有生命的朋友有着这样的长处: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真实的气质高贵的人们。

    ⑧已故的伟人是我们无法亲身接触的,而活着的伟人通常几乎也是同样地无法接近的,至于我们个人的朋友和熟人,我们也不能经常看见他们,他们或许已经就寝,或许已经出门旅行去了。可是,在你的私人图书馆内,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同苏格拉底或莎士比亚,或卡莱尔,或大小仲马,或狄更斯,或萧伯纳,或巴里,或高尔斯华绥交谈。而且,毫无疑问,在这些书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人正处于他们的最佳状态,尽力以最好的东西使你高兴,给你一个好印象。就像观众对演员是必要的一样,你对这些作家是必要的,只不过你不是看见他们戴着面具,而是一直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最深处。

    1.有同学根据行文内容,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请你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有两种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演讲稿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 一本借来的书就像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以惟恐引起别人不高兴的一种拘谨态度来对待。

    B. 借来的书,就如同家里的宾客,必须要细心、体贴地对待。

    3.演讲稿一般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分析这篇演讲稿是如何体现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寄仲高①

    〔南宋〕陆游

    东望山阴②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此词作于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之前,当时诗人在蜀地。②山阴:作者故乡绍兴。

    1.有人评价“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空”“满”两个词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将军白发征夫泪”,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鬓丝几缕茶烟里”,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任务一】我来推广

    主办方打算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此项活动。请你帮助主办方拟定一段宣传语。

    【任务二】我要参加

    如果你想参加此项活动。请你给主办方写一段申请语。

    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2)120字左右;(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图文,按要求作文。

    上面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