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寂寥(liáo)  百舸(kě)  彷(páng)徨    迷惘(wǎng)  

    B.遒劲(jìng)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杞( qǐ )子        漫溯(shuò)

    D.虔(qiá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怅廖廓     苍茫大地       蹉跎           书生义气

    B.彳亍        五岭逶迤       颓圮           峥嵘岁月

    C.河畔青草     星辉班斓       苼萧丝竹       天伦之乐

    D.岁月稠     披荆斩棘       阕秦利晋       夜缒而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阻遏/拜谒          萧瑟/洞箫         挥斥方逎

    B.苍茫/苍海          寒伦/疮痍         百舸争流

    C.漫溯/搠倒          长篙/蒿草         凄惋迷茫

    D.颓圮/杞柳           毗邻/湖畔         绿草如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畅所欲言,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的灾难指日可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B.纪委工作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新概念,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

    C.小李说“屌丝”“元芳”等词语被官方话语系统所接纳,会让网民感到亲切。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订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⑤①②④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⑤①④                D.⑤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 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 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 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

    B.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B.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 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8分)

    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

    苏童

    灰场动物园离我家很近,我开始去那儿临摹动物时,它作为一个动物园已经是徒有虚名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动物园给人一片荒凉的印象,几棵半枯的老树下陈列的不是动物,而是空荡荡的兽笼,几乎所有的兽笼都已锈蚀或残破,动物园剩下的居民只有一群锦鸡、一头麋鹿和两只猴子,仅此而已。

    两只幸存的猴子,一老一小,小猴子有时会突然跳到老猴子背上,每逢这时,老猴子就伸出长臂在小猴子肮脏的皮毛上搔几下,我猜它们是一对父子。值得一说的是,那只老棕猴的眼睛其中一只是瞎的。这么一只独眼猴使我的写生遇到了难题,我不知道怎么画那只瞎了的猴眼。犹豫了很久,我还是把那只猴眼的位置空在纸上了。

    我的绘画老师批评了我的动物写生,他认为我画的两只猴子死板僵硬。他指着我画的那只老猴子问:“怎么就画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呢?”我说:“还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画不出来。”

    绘画老师的浓眉扬了起来:“你说那是只独眼猴子?”他拍着大腿道,“那不是最好的写生素材吗?你一定要画出另一只眼睛,你总是抓不住动物的神韵,再去画那只独眼猴子,把另一只眼睛也画出来,画好它,猴子的神韵也许一下就出来啦。”

    大概是我愚笨的原因,我始终不知老师嘴里的神韵为何物。但我还是决心去捕捉猴子的神韵,于是一个星期以后我又去了灰场动物园。

    就在那天,我与学校的生物教师不期而遇。他说:“没想到你在这儿画画,我在这儿还是第一次碰到熟人呢。”我问他来这儿干什么,他有点神秘地笑了,说:“来看动物啊,你知道我对动物最感兴趣。”我说看动物应该去市动物园,那儿才是真正看动物的地方。生物教师摇了摇头,手指着饲养员的红砖小屋说:“我跟老张是老熟人了,我常上这儿来,跟他谈点事情。”

    生物教师说:“你看见那老猴子的瞎眼了吧?那是五年前给一个醉鬼用铁条捅的,他一只手拿香蕉,另一只手藏在背后拿着那根铁条。世上总有这种人,他们不爱动物,不爱也没什么,可他们对动物竟然如此残暴。”

    生物教师还说:“我爱动物,我爱一切动物,即使是那只瞎了一只眼睛的独眼猴,当然独眼总是个遗憾,假如它在我手里,我会让它变得漂亮一些完美一些。”

    我与生物教师本来仅仅是点头之交,自从有了灰场动物园的那次邂逅,我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亲密了许多。生物教师热情地邀请我去参观他的标本展览室,我就跟着他去了位于校办厂区域内的那间小屋。

    一进去我首先就看见了一只美丽的锦鸡。它被固定在一根树桩上,很明显它已经被开膛破肚,完成了防腐处理,我看见锦鸡栩栩如生,但它的羽毛上还沾着血与药液的疤迹。“其实我的鸟类标本不少了。”生物教师把锦鸡标本移到猫头鹰和驼鸟之间,他淡淡地说,“我现在最想做的是灵长类动物标本。”

    我并没有在意生物教师的话,应该说我很不适应那间小屋的气氛,我觉得许多鸟许多猫还有许多我未见过的动物一齐瞪大眼睛盯着我。由于它们的静态和屋里的光线,每个动物看上去都异常安详舒适,但是我闻到空气中有一股难能描述的酸腥味,它使我难以坚持看完小屋里陈列的每一种标本。当我找了个理由匆匆退出小屋时,生物教师仍然深情地望着他的标本,我听见他在里面喃喃自语:“真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爱动物呢?”

    我第二次在灰场动物园遇见生物教师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那天下着潆潆细雨,我发现猴房里的棕猴父子在雨天里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亲情。小猴子被老猴子掖在怀里躲雨,当浑身湿透的老猴子把手放在前额观望天空中的雨丝时,我忽然觉得它惟一的眼睛里积满了某种忧患,我怀着激情画下了它抬头观雨的神态。也就在这时,我听见从饲养员的屋子里传来两个男人争吵的声音,争吵声忽高忽低的,我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我听出另外一个人就是我们学校的生物教师。

    那场越下越大的雨中断了我的写生计划,我原先想到饲养员的小屋里去躲一会儿雨的,但是我想那样会给他们带来种种不便,就干脆钻到了鹿房低矮的木板房顶下面。

    雨一停我就想离开了,我带来的纸都被雨弄湿,无法再画下去。雨后的灰场动物园更显冷清荒凉,除了残余在枯树上的雨水滴落在地的声音,周围一片死寂。

    我已经推起了自行车,就是在这时候我听见从猴房那里传来一种奇怪的类似婴儿的啼哭声。最初我不知道那是猴子的哭声,我只是觉得那种声音异常凄厉异常疹人, 于是我骑上车朝猴房那儿驶去。你也许已经猜到了,我再次看见的猴房里只剩下那只小棕猴了,仅仅是隔了一个小时,仅仅是隔了一场雨,那只瞎了右眼的老棕猴不见了,我看见那只小猴用双臂抓住铁网迎向我,它像一个人类的婴儿一样向我哭泣,我清晰地看见它粉红的脸上满是泪水,不是雨水,是泪水,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见猴子的泪水,像人的眼泪一样,也是晶莹透明的。

    我一时愣怔在那儿,内心充满了酸楚与疼痛的感觉。但我不知道该对那只小棕猴做些什么,我在口袋里找到一颗潮湿了的花生仁,隔着铁网喂给小棕猴,但它刚咽下去就吐出来了,我一直以为它在战栗,这时才懂得那种战栗就是猴子的哭泣。

    我曾经偷偷地跑到生物教师的标本室外面看望那只棕猴,说起来我大可不必这样掩人耳目,只要你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兴趣,生物教师总是乐于为你打开标本室的门。但我似乎害怕与那只棕猴直面相对,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午后爬到了那间小屋的窗台上。

    我看见一只棕猴盘腿坐在一张课桌上,让我惊讶的是它现在不仅洁净而安详,作为某种特征的残眼竟然不见了,变成了一只明亮的无可挑剔的眼睛,那只我所熟悉的独眼棕猴,现在有了一双完美的眼睛。

    我的绘画老师总是要求我去捕捉动物的神韵,但我认为动物们的神韵在于它们的眼泪,我努力了多年,还是画不出那种泪水,最后干脆就不去画了。那个位于工业区的灰场动物园,后来我再也没去过,不去也无妨,我猜那大概是世上最荒凉的动物园了。
    1.(4分)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的叙述很有特点,在时间的推移中交织着场景的变化、情感的波澜。

    B.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通过写生物老师,来反衬绘画老师的朴实、善良。

    C.与绘画老师的理解不同,“我”所理解的“神韵”,其实质是一种“残缺”。

    D.老猴子的独眼是叙事的主线,情节发展与人物刻画都围绕这一点来展开。

    E.两次邂逅的场面以及标本室的描写,逐渐呈现了生物老师性格的复杂性。

    F.文中关于“雨”的环境描写,推进了故事发展,又烘托了“我”的心境。
    2.(2分)文章开头写到“动物园给人一片荒凉的印象”,文末又说“我猜那大概是世上最荒凉的动物园了”,请根据文意,依次写出这两处“荒凉”的具体含义。

    (1)“动物园给人一片荒凉的印象”,“荒凉”的含义是           

    (2)“我猜那大概是世上最荒凉的动物园了”,“荒凉”的含义是          
    3.文中的生物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进行概述。(4分)
    4.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看法(100字以内)。(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C.共其乏困(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敢以烦执事                      ②越国以鄙远

    B.①郑既知亡矣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夜缒而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D.①行李之往来                     ②夫晋,何厌之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为下面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并且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限划8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3)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各题(8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5.(1)这首词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场景?(4分)

    (2)作者在词的结尾为什么发出“怪人催去早”的感叹?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选6) (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戴望舒《雨巷》) 

    (4)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6)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7)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

    (8)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 “艳影” “青荇” “彩虹”“青草” “彩虹” “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90个字)(4分)

    小河   柳树  夕阳   牧童   青草   歌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祝福》小诗,仿照内容和形式再续写一节。(6分)

    祝   福

    当一颗种子发芽的时候

    别忘了

    你周围的阳光空气和土壤

    在你成长的路上

    学会悄悄将她们珍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记叙文。要求完善标题,在“寻找”后填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自定立意。联系自己的生活,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