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解答题 9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在市区,若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路面擦痕(刹车距离)超过10m,行人就来不及避让,因此必须限制行车的速度.一般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则限速路程牌上应标出的车速为( )
    A.30km/h
    B.40km/h
    C.50km/h
    D.60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空中,如右图所示,已知绳AO和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绳AO和绳BO中的拉力分别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A、B、C,A与天花板之间、B与C之间均用轻弹簧相连,A与B之间用细绳相连,当系统静止后,突然剪断AB间的细绳,则此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取向下为正)( )

    A.-g、2g、0
    B.-2g、2g、0
    C.-2g、2g、g
    D.-2g、g、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放存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其上面呈水平.在其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当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后,观察到m和M有相对运动,则小球m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水平向右的直线
    B.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C.竖直向下的直线
    D.无规则的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关于做引体向上动作时人的受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静止悬在空中时,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B.上拉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C.下放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D.下放过程中,在某瞬间人可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O的A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B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B.外力F先变小后变大
    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D.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则(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一定能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E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4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光滑,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

    A.0
    B. F,方向向右
    C. F,方向向左
    D. F,方向向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劈的粗糙斜面向上滑,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A.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B.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总小于(m+m)g
    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的小车质量是90kg,速度是1m/s.一个质量60kg的人以2m/s的速度迎面跳上小车,并跟小车一起运动.此时车的速度为______m/s.在此过程中,人对小车的冲量大小是______N•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作匀加速下滑运动,如图所示.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秒表、米尺.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可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铀(U)238(原子序数92)核静止地放在真空中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核发生α衰变时,α粒子和新核都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部分元素的符号:90Th、91Pa、93Np、94Pu)
    (1)写出核反应方程:______
    (2)α粒子和新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r1:r2=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哈勃瓶是瓶底也开孔的古怪瓶子,如图甲所示,是美国教育专家D•A•哈勃博士开发的一种有趣的物理演示仪器,用该瓶子及一只气球便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1:不用扎口的气球.将一气球放入瓶内,并将气球的口扣在瓶口上,然后给气球吹气,气球便鼓了起来,再用塞子将瓶底塞住,此时不用再吹气,气球的口尽管敞开着,气球也不会完全瘪掉.如图乙所示.
    实验2:不用吹的气球.将气球的口扣在瓶口上,先将瓶在冷水中浸一会儿,取出后用塞子将瓶底用塞子塞住,再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一会儿,气球就自动鼓动起来了,(如图丙所示).如果将气球放在冰水中,气球还会被吸入瓶内.
    (1)下列关于实验1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球不会完全瘪掉是因为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B.气球不会完全瘪掉是因为瓶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
    C.塞子塞住以后,瓶内气体的密度有所减小
    D.塞子塞住以后,瓶内气体的密度有所增大
    (2)解释实验2的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已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F应为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了解决高楼救险中云梯高度不够高的问题,可在消防云梯上再伸出轻便的滑杆,如图为一次消防演习中模拟解救被困人员的示意图,被困人员使用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滑杆上、沿滑杆下滑到消防云梯上逃生.为了安全,被困人员滑到云梯顶端的速度不能太大,通常滑杆由 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在O处连接,滑杆A端用挂钩钩在高楼的固定物上,且可绕固定物自由转动,B端用铰链固定在云梯上端,且可绕铰链自由转动,以便调节被困人员滑到云梯顶端的速度大小.设被困人员在调整好后的滑杆上下滑时滑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被困人员可看作质点、不计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AO长L1=6m,OB长L2=12m,竖直墙与云梯上端点B的水平距离d=13.2m,被困人员安全带上的挂钩与滑杆AO间、滑杆O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5/6,被困人员到达云梯顶端B点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m/s,取g=10m/s2
    (1)现测得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请分析判断被困人员滑到B点是否安全.(sin37°=0.6,cos37°=0.8)
    (2)若云梯顶端B点与竖直墙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不变,求能够被安全营救的被困人员与云梯顶端B的最大竖直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