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数学中的几何点没有区别

    C.在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当作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大到如太阳也可以看作质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加速度的单位m/s2,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米每秒平方   B.米每二次方秒

    C.米每两次方秒   D.米每平方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可知(   )

    A. a与vt-vo  成正比                          B. a与t成反比  

    C. 指速度大小的变化      D. 用来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弹簧秤钩下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C.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

    D.小球对弹簧秤拉力与弹簧秤对小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0km/h的速度,最可能出现在(     )上

    A.以常速骑行的自行车

    B.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 

    C.蚂蚁搬家

    D.校运动会上被运动员抛出的铅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30m

    B.第1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第5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5=-10m/s2 ,故a1>a5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

    D. 第5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小石块(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    )

    ①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②两小石块的距离和速度差都越来越大.

    ③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

    ④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石块释放时的高度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①④都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1 ;推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2,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2 则(     )

    A. 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 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 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 F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在两根对称的轻绳和竖直的轻弹簧作用下保持静止,两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均370,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下列数据中能让物体保持静止的是(     )

    A. 轻绳弹力T=10N,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形变量为2cm

    B. 轻绳弹力T=10N,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形变量为18cm

    C. 轻绳弹力T=20N,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形变量为6cm

    D. 轻绳弹力T=20N,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形变量为26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A点缓慢运动到B点,则力F和绳子张力T的大小变化规律为(     )

    A. F变大,T变小

    B. F变大,T变大

    C. F和T都先增大后减小

    D. F和T都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F力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贴在墙壁上保持静止。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   ).

    A.Fsinθ     B.μFcosθ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第1s内的位移为2m,第2s内的位移为3m,第3s内的位移为4m,第4s内的位移为5m,由此可以断定(    )

    A.质点一定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m/s2

    B.质点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为3.5m/s

    C.质点t=0时刻的速度v0=1.5m/s

    D.质点第5s内的位移为6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与一轻杆连接在一起,轻杆的另一端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较低位置,球下面垫一块木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运动中木板与轻杆不相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用水平力F将木板向右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

    B.用水平力F将木板向右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

    C.用水平力F将木板向左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

    D.用水平力F将木板向左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物体自t=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则关于在处的速度v1和在时刻的速度v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v1>v2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θ,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关于此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的作用

    B.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不需要摩擦力的作用,其能够向上匀速运动是因为惯性。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

    D.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cos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为了能够系统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历史上首先建立起了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B.伽利略虽然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但是对于“速度是关于时间均匀变化”还是“速度关于位移均匀变化”的疑惑,伽利略凭借其坚实的数学功底,运算得出应该是前者

    C.伽利略利用斜面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消除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D.通过伽利略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羽毛和铁锤在空气中下落应该是一样快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劈,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竖直向下的F力作用下恰好沿斜劈匀速下滑,此时斜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斜劈对滑块的作用力为mg

    B. 物块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零,支持力为(Mg+mg+F)

    C. 若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增大F,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若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增大F,地面将对斜劈产生向左的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L型木板P上、下表面均粗糙,放在固定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均保持静止。则木板P和滑块Q的受力个数NP、NQ可能为(   )

    A.NP=5、NQ=3      B.NP=5、NQ=4  

    C.NP=6、NQ=4     D.NP=6、NQ=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火车的速度为8m/s,关闭发动机后前进35m时速度减为6m/s.若再经过20s,火车又前进的距离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用三根等长的细绳相连,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得两个小球保持静止,此时BO绳刚好处于竖直位置,则OA绳的张力TOA=        ;AB绳的张力TA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10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图线.

    (2)根据你所描的点可知记录肯定有问题的是第       组数据

    (3)合理使用的情况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把完全相同的这样两根弹簧串联之后竖直悬挂,若挂上340g的钩码,则总形变量为     m,每根弹簧的弹力为     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用精度为0.2N,量程为10N的弹簧秤拉动细绳套。通过记录并作出了如下的实验结论图,请指出他在作图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存在的疏漏或者错误之处(至少说出四点)

    (1)                      

    (2)                      

    (3)                      

    (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体A、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B之间用一根倾斜的细绳相连,细绳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φ,地面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给物体B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的恒定拉力作用,A、B能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求

    (1)恒定拉力F的大小。

    (2)A、B间细绳的弹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AB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BC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斜面,B点有微小的圆弧与两个面相切过渡。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从A点以某一速度出发做匀减速运动并冲上斜面BC直到速度为零,以出发点为计时起点,各时间点的速度如下表所述。试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

    t(s)

    0

    1

    2

    3

    4

    5

    V(m/s)

    15

    13

    11

    8

    4

    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O为动滑轮的轴,用软绳CO将动滑轮悬挂在天花板上,绳CO与竖直方向成150角,物体A和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已知物体B重N,地面对B的支持力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试求:

    (1)物体A重多少?

    (2)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

    (3)若把B的位置往右移动,当B放到CO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时,此系统恰好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求B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斜面,底角为θ=37°,左右两侧斜面均粗糙,顶点c上安装有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现在ac面上放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物体A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为使物体A在斜面ac上作匀速运动,需通过一根细绳栓接一个物体B放在bc面上,物体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试求物体B的重力大小应为多大?(已知绳子与相应的斜面平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