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地球的卫星由离地高度为200 km圆轨道变换为更远的343 km圆轨道上稳定运行,则:

    A.速度变小,周期变长,角速度变小,势能增加

    B.速度变大,周期变短,角速度变大,势能增加

    C.速度变小,周期变长,角速度变小,势能减少

    D.速度变大,周期变短,角速度变大,势能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以下所述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A.落入水中的铁块                B.做平抛运动的小球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汽车遇到减速带时提前刹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光滑绝缘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点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现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场强E可能为: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银河系中有一星球,密度是地球密度的四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二分之一,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比是:

    A.8     B.4    C.2      D.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现有矩形ABCD,两边AB与BC的长度之比为3: 4,在其顶点A﹑B﹑C各放置一个点电荷,电荷量之比为64: 125: 27,其中A﹑C处为负电荷,B处为正电荷。C处点电荷在D处的场强大小为E,则D处的场强大小应为:

    A.     B.2E    C.0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作用力而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作用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空间站”是科学家们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假设目前某“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关于该“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则在t1t2的这段时间内:

    A.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m2的两个木块,用轻质细线相连,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剪断细线,在A停止运动以前,对于A、B系统的总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先增加后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则: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小于物体A的速度

    B.卫星C在P点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B在P点所受的万有引力

    C.卫星C与物体A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D.卫星C在P点的加速度等于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运动员在体验蹦极运动,身体系一弹性橡皮绳无初速竖直下落,橡皮绳发生形变产生力时满足胡克定律,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OA为橡皮绳的原长,B位置时人的速度最大,C位置是橡皮绳拉伸最长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B位置加速度为零

    B. 人在C点的加速度最大,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C.人从A到B与从B到C重力做功相等

    D.从O到C的过程人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绳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从木块A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力F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mm.

    ⑵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⑴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位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子的质量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 接通电源,松开纸带,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第一个打下的点O,在距离O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

    E. 测出纸带上各个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得到这些点对应时刻重锤下落高度

    F.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这些点对应时刻的物体速度

    G.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量,并进行比较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填写代表字母);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________ (填写代表字母).

    ⑵某同学用正确的步骤和操作进行试验,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赫兹,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各相邻的点间距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质量为1.0kg,则从O到C这段时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kg的小滑块,由静止开始从倾角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的顶端A滑至底端B,A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5.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试分析:

    (1)滑块滑到底端B的瞬时速度大小.

    (2)从A滑到B过程中何时重力的功率最大,其值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1.50×1011m,运转周期为T=3.16×107s。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如图甲或图乙所示。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已知某行星的最大视角为14.5°.求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转周期.(sin14.5°=0.25,最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m=0.4kg、电量为q=+2.0×10-2C,与水平绝缘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0.4m的竖直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相切于B点,AB间距为L=1.0m,轨道整体固定在地面上,空间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0×102N/C。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体在半圆形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与物体在AB间时对轨道的压力之比,称为物体运动的压力比,则:

    (1)若使物体运动的压力比为24,则物体在出发点A的速度应为多大?

    (2)若物体在出发点A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并沿圆弧轨道由D点飞出,则物体运动的压力比及物体在出发点A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使物体运动的压力比为1.5,则物体运动后停的位置距离出发点A的距离为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