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其他题 3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3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yōu)_____扬    ②真(zhì)________   ③新陈(dài)谢   ④一(qiào)________不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我珍惜从茫茫人海中提取的人生养料,滋润我的生活,激厉我的精神;我珍惜成功的经验,也珍惜失败的教讯,磨砺我的意志,坚定我的信心;我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过程,锤练我的胆魄,丰富我的生活。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将熔进我的血肉,陪伴我去书写更充实的人生。

    错别字

    改  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

    ①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B1—13馆内,展出主题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展馆为两层结构,488平米的展馆区域里浓缩了苏州2500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②馆内有粉墙黛瓦,假山长廊,小桥流水……等。③在数十位婀娜多姿的江南丽人的映衬下,展馆更显姑苏迷人的古韵今风;耳边响起的吴侬软语《苏州好风光》更让游客设身处地地来到了苏州。

    (1)第②句是个病句,请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句子上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用相应的词语替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面的文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苏州馆”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②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陋室铭》)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  《__________》)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  《无题》)

    ⑥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_____《岳阳楼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名著阅读。(6分)

    ①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迷了路,后来安然脱险。他们哪些做法是可取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3题。(9分)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豆,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鲁迅《孔乙己》)

    1..根据文意,说说孔乙己“极高兴”“极惋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给小孩分吃茴香豆这个情节上,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个形象的?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与《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并请分别说说两篇小说中“我”这一形象的意义与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彼竭我盈,故之   克:________(2)然后襄公之     鼓: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________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请你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你能给出一个答案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很多观点和毕淑敏《我很重要》的观点是一致的,阅读下面的《我很重要》的片段,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25分)

    感 觉

    冯骥才

    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乱心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②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灌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③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满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漩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④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⑤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⑥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⑦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的不多。虽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头,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没有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注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渴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吗?

    ⑧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被雨淋湿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样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让这情感尽情宣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⑨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1.. 文章开头写“黄昏时听音乐”的情景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作用?(4分)

    2..文章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

    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这句话含义的理解。(5分)

    ________

    ________

    4.. 文章第⑧段中写“这片绿叶”、“蓝天”有什么寓意?作者想借此表达对生活的什么样的看法?(6分)

    ________

    5.. 作者在文中写道了两次不同寻常的感觉,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两次感觉有什么异同。(6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请以“难忘那一缕芳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自定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③字迹工整,书面整沾;

    ④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