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yùn)烫   (shào)息   (hùn)沌   (gū)恶不(quān)

    B.赏(lài)   (càn)头   狡(xié)   力能(gāng)鼎

    C.庇(yìn)   连(lěi)   (yì)业    (shuò)见不鲜 

    D.(mā)布     (cuán)射   (xué)头   自怨自(a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B.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C.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大批农民安土重迁,告别家乡,外出打工。

    D.10月,浙江余姚水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的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变得紊乱,从而促人早衰和引发某些疾病。

    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B.小说除了人物、环境(社会生活关系)之外,还有结构问题。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

    C.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想让老板涨点儿奖金却开不了口?快来重庆晨报官方微博晒愿景、写祝福,我们来帮你做见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四时之外

    朱良志

    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活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还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即所谓“荣落在四时之外”,就是悬隔时间,截断时间之流,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值。它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

    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幅对联:“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幅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前句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感叹,如欧阳修《浪淘沙》词:“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是对未来的预想,今年很好,当下很好,但来日如何,明年如何?明年不知流转于何处,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后一句引东晋王徽之对竹子的感叹,强调当下此在的感受。两句又有密切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这幅对联有无奈,但更有惊悟。中国艺术强调,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是局限,超越时空,领略当下的圆融。这里含有中国人刹那永恒的思考。

    禅家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妙悟的最高境界,一个悟道者,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享受山间之清风、湖上之明月,由当下所见一月,想到万里长空,天下是是处处,都由这一月照耀,由此刻,想到自古以来,无数人登斯山、登斯楼、望斯月,月还是以前的月,山还是以前的山,江湖还是以前的江湖。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这里不是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是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作时空的遁逃。强调妙悟就在当下的事实。

    被闻一多称为“泄露了天机”的刘希夷的《代白头翁》诗云:“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中表达了在如水的时光中如何抓住一些影象的思考。张若虚以他妙绝人寰的千古叩问震撼着人们的心扉:“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而李白一首《把酒问月》传达了更为放荡的思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这些天才诗人几乎是在神秘的颖悟中,和合物我,齐同古今,万古同一时,古今共明月。虽短暂并无局限,虽脆弱但并不能随意摧毁,虽渺小并无缺憾,诗人们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正像沈周诗中所说的:“天地有此亭,万古有此月,一月照天地,万物辉光发。不特为亭来,月亦无所私。”(《题天池亭月图》)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

    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万古江山在目前”,大道就在今朝,就在此刻,就在此刻所见的十五圆月。明代心学家陈白沙说:“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下列对“四时之外”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有一种超越的思想,悬隔时间,超越春夏秋冬四季。

    B.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

    C.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

    D.这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只有禅家悟透。

    B.中国诗人在对生活现象的认知中都能达到“和合物我”的境界。

    C.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我们注定无法把握未来,并且无所作为。

    D.只有“我在”,时间和空间才会被赋予意义,世界才会圆满而无缺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浪淘沙》强调的是当下此在的感受,认为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因此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

    B.作者通过分析刘希夷、张若虚和李白的相关诗作,强调的是这些诗人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

    C.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不作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

    D.苏州沧浪亭里有一小亭,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亭廊柱上的一幅对联却令人难忘,人们都觉得此联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2分)

    橘  子

    [日]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是解不了闷儿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嗒一声落了下来。她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

    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的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怎样理解第④段划线句的含意?(3分)

    2.请概括小说中乡下姑娘的形象特点。(4分)

    3.简要梳理小说中“我”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4.小说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5.小说结尾,“我”为什么能“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这个结尾之于我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共20分)

    夏侯胜字长公,为东平人也。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 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至四年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下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曩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阙,毋有所讳。”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剌吏。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

    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胜少,好学.。    孤:幼而无父   B.昭帝崩     会:恰逢

    C.遣使者问吏民     吊:慰问      D.光安世以为泄语   让:谦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夏侯胜有学识、为人质朴守正的一组是(    )(3分)

    ①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   ②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         ④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

    ⑤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   ⑥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夏侯胜向多位老师学习,博采各家之长,学问精细纯熟,善于论说灾异经术。

    B.夏侯胜“臣下有谋上者”之言,既使昌邑王大怒,又差一点儿使张世安蒙受冤屈。

    C.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震,宣帝下诏大赦天下,夏侯胜因此被赦而担任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

    D.朝见宣帝时称宣帝为君,又在宣帝前对同僚以字相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礼仪的,但宣帝反而因为这些而对他更加亲近信任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3)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3分)

    (4)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 便 《诗 百》 ,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按要求答题。(每题3分,共6分)

    碧湘门

    陶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行(háng):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的“沉”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5)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将下列短句改成一个语意明确的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词语。(4分)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下列文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3分)

    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建设工程采用总包形式,开发商在会计核算上无法将车库的建设成本与其它建设成本相区分。而法庭如果要确定开发商是否将车库成本纳入商品房成本,应由有资格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核来确定。而这无疑会增加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并且与实践中通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相违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欣赏下面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5分)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要求30字以内。(3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小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初夏的轻风吹过\,

    那时花开了,

    你走过我的窗前,

    飘来阵阵清香。

    连蝴蝶也驻足了,

         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

    如今的思绪,

    只为了那时花开。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那时花开”可以分解成三个关键词:那时、花、花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