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可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但不能由人体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A. IAA   B. 乳酸   C. 水   D. 尿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中的mRNA、tRNA和rRNA都是复制形成的

    B. 同一个体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C. 染色体蛋白和核糖体蛋白都能两次穿过核孔

    D. 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成染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④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A和过程D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B. 强光时,NADPH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②的生成速率

    C. 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

    D. 过程D产生的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二倍体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会因DNA复制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B. 都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和着丝点分裂

    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 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均与母细胞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分别代表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素

    B. 与丙相比,NAA更容易合成但作用效果不稳定

    C. 激素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D. 激素丙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羊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其中XY染色体有XY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F2代中黑毛:白毛=3:1。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若出现基因型为XMY、XmY的个体,视为纯合子)

    A. F2代白毛基因的频率为1/2   B. 亲本公羊的基因型为mm

    C. F2代黑毛个体中纯合子占1/3   D. 白毛基因为隐性基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图为人体细胞内核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分布的过程,其中a~c代表不同细胞器,①~③为不同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物质①和②的基本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始密码位于物质①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

    (2)细胞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若物质③是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该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引起细胞膜对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而产生兴奋。

    (3)受精卵的线粒体全部来自于卵细胞,但母亲与子女的线粒体蛋白的组成却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线粒体病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H7N9等流感病毒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直接经血-脑屏障而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发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H7N9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2)有人感染H7N9后持续39℃高烧,此期间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患病期间病人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将引起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7N9疫苗后一段时间又患了流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地区环境变化剧烈,一块弃耕多年的农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甲、乙、丙的能量情况进行了短期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105J)。请回答下列问题: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24500

    105

    75

    71.5

    8.44

    6

    4.38

    (1)甲、乙、丙在该弃耕农田中肯定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的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等于”或“小于”)24500×105J。

    (2)该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过程中因____________________,其抵抗力稳定性可能提高。

    (3)若该生态系统只有这条食物链,与调查前相比,种群乙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减少。请结合表中数据说明其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玉米有色糊粉(R)对无色糊粉(r)为显性, 绿色植株(Y)对黄色植株(y)为显性。一株无色糊粉黄色植株分别与植株1和2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有色糊粉

    绿色植株

    有色糊粉

    黄色植株

    无色糊粉

    绿色植株

    无色糊粉

    黄色植株

    总计

    植株1的子代数/株

    90

    10

    10

    90

    200

    植株2的子代数/株

    20

    180

    180

    20

    400

    (1)根据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写出植株1的基因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植株2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判断出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并说明植株2子代出现此比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植株1和2各自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则植株1和2杂交,子代中无色糊粉黄色植株的比例最接近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调查某地土质状况,科研小组对该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解尿素,而其它微生物不能,其根本原因是前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以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由此推测分解尿素的细菌是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型生物。

    (2)该研究小组将10克土样进行梯度稀释,在某个稀释度下涂布接种了3个平板(接种量均为0.1mL),经适宜培养后,3个平板均没出现菌落,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原因后,科研小组用先前制作的未使用的平板重新涂布接种完成实验,在另外某个稀释度下涂布接种的3个平板,经适宜培养后均存在多种不同特征的菌落,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从同一平板中挑选出A、B、C三种菌落进行梯度稀释并分别涂布接种在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上,经适宜培养后,均能检测到A、B菌落却始终检测不到C种菌落。

    ①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C种细菌与A、B等在同一个平板上能生长繁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1是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细胞)的示意图,图2是在用MEF细胞制成的饲养层上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示意图。

    (1)图1所示,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________酶来消化剪碎的组织块。配制培养液时,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当MEF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

    (2)ES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_。

    (3)MEF细胞能够分泌某些蛋白质,其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是:核糖体→________→囊泡→________→囊泡,再通过___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培养液中单独培养ES细胞时,ES细胞容易发生分化,结合图2可推知MEF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细胞核取自患者细胞,这是为了避免向患者移入组织细胞后体内发生________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