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发掘一座东汉大幕,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引起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建立魏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关键的一年。下列事件发生在1992年的有(  )

    ①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就特区姓“社”姓“资”等问题发表讲话

    ③海基会、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④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是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法国人民把每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节,是为了纪念(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杜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下列选项中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B.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其改革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并成功领导了美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D.领导了北美人民的独立战争,摆脱了巩固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肯尼迪在回忆古巴导弹危机时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逼近”。这一危机发生时世界正处在(  )

    A.一战时期         B.二战时期

    C.冷战时期         D.苏联解体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括当今世界局势,说美国是霸气仍存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大病初愈的巨人,欧洲是凝聚力正在加强的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巨人。这是对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的形象解读(  )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格局多极化

    C.世界政治民主化           D.世界文化多元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7 月7 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面对强邻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二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毛泽东

    材料三                   中国抗战简表

    消灭日军数量(人)

    军民伤亡(人)

    经济损失(美元)

    150多万

    3500多万

    6000亿

    材料四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材料五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六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和战胜国。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仅能列席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收回山东的正当要求被拒绝。1943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国家参加了开罗会议。1945年6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在此之前,哪一地区已经开始了局部抗战?

    (2)分析材料二、三,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材料四中“最黑暗的邪恶力量”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根据本和材料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4)应该怎样理解材料五中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这句话?

    (5)1919年的巴黎和会解决的是哪一次战后的问题,确立了怎样的世界秩序?哪次会议决定战后创立联合国?

    (6)结合材料六中两次大战后中国所受的待遇谈谈两次战争的性质有何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两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下面图示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香港因何原因离开祖国的?又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

    (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3)请你用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