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东厢房       B.西厢房      C.北房        D.南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2年5月,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杀》的文章中写到:“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此人。据此可以推断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B.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D.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III”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C.全面实施经济调整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日本已经摆脱日美同盟的束缚      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罗马法规定的财产转移方式中,要求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视为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提出的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阐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 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 从前那种只知有教, 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 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 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1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1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按照钱乘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1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 “现代”世界出现了;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请以一个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 (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 (7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最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6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1776年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 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体政策中。《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从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6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9 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