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克里托洛斯是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一位贵族家中唯一的男孩,他长大后有可能成为(   )

    ①首席执政官  ②长老会议中的议员   ③司库   ④六一汉   ⑤审判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给雅典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梭伦特别注重相关制度和社会风气改革,主要表现在

    ①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②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③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④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C. 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商鞅变法的背景。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 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C. 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           D. 战国时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说明秦国:(   )

    A. 变法深入人心                 B. 法治代替人治

    C. 变法违背民意                 D. 变法最终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 改革需要改革者有着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D.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    )

    ①青苗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保甲法 ⑤市易法  ⑥保马法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至18世纪末,埃及政治上已被马木鲁克控制,土地和赋税收入的大部分则通过包税制落入马木鲁克的手里。这时的马木鲁克代表的是(   )

    A. 奥斯曼帝国的傀儡势力                  B. 封建统治集团

    C. 反抗英国和法国入侵的进步势力          D. 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

    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 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③ 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 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初期社会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派兵入侵埃及                B. 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

    C.奥斯曼素丹放弃了对埃及的统治    D.马木鲁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有下列推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81年被刺杀身亡,在刺杀者中有着民粹派的人员,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 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B. 痛恨沙皇专制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C. 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有历史学习小组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他们这么认为的原因有(   )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中国思想史上,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请认真研读所提供的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在12-13世纪,法国南部有阿尔比派;14世纪,英国有威克里夫派和以约翰·保尔为首的"罗拉德派";15世纪前半叶,捷克有胡司派,以及又衍生出市民圣怀派、农民的塔波尔派等,都是反抗正统教会的产物。恩格斯曾说过,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1 3世纪起到1 7世纪,常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材料二:教皇的特使在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材料三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四: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材料五:“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在“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 为什么? (5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与马丁路德改革主张的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以上五则材料,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四:日本在明治维新不久后,就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之路。早在1874年“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提出了征朝(鲜)论,尽管没有立即实施,但却指出了向外扩张的基本方向。……随后一系列的事实说明,日本一直在始终不渝地执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工业化起步与英国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并主张对这些邻国采取怎样的政策?(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会踏上对外扩张之路?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中的“一系列事实”?(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枪,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退;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摘自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界得法;兴学校,广书院,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枪,洋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基本主张?(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突破? 其根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5分)

    (4)材料四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如何评价?(4分)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它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