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潜(qián)伏     摇曳(yè)      编辑(jí )      卷帙(yì)浩繁

    B.逾(yú)越         戏谑(xuè)       羞赧(nǎn)        栩(xǔ)栩如生

    C.簇(cù)拥         檄文(xí)        神妪(yù)       溘(hè)然长逝

    D.埋(mán)怨        口讷(nà)        泥淖(nào)        差(chā)强人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北京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威尔逊先生讲话的意思就是:美利坚的利益跟通用公司的利益休戚相关, 高度一致。

    C. 记者在古玩城看到,不断有人带着藏品来鉴定,而争睹鉴宝过程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D. —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不名—文的瓦片,这件事简直太荒唐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

    B.《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小说

    C.《窦娥冤》——关汉卿——戏剧

    D.《小狗包弟》——巴金——散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斐然    万籁有声        诛连        妇儒皆知

    B.辍学    饮鸠止渴        沉湎        振聋发聩

    C.沧海    殚精竭虑        落寞        徇私枉法

    D.俯瞰    灯火阑栅        熏陶        好高鹜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和中国经济进一步有机结合之际,科学技术必须及时走在经济建设

    的前列,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据和开拓国际市场。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

    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优秀的小品演员演出时喜欢显出与众不同的体态和手势,以调动观众情绪,活跃现场气

    氛,放松和缩短自己与观众的距离。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我

    们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迷你”解读

    “迷你”源于英文Mini,它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Mini有两个义项:一是“其一类中之小者”,另一类是“非常小的,小型的”。《应用汉语词典》:“迷你[形]意指微型的;同类中最小的:迷你电池、迷你手表、迷你裙。”而“迷你裙”实为超短裙,是个音义兼译词。

    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发挥了独特的创造力,将Mini舶进中国的同时将其译为“迷你”。于是中国的市场到处可见“迷你电视”“迷你组合音响”“迷你MP3”“迷你收音机”“迷你手机”“迷你字典”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小,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网络中则有“迷你城市”“迷你软件”“迷你网络杂志”“迷你游戏王国”“迷你影视在线”等等。往深处看,简简单单“迷你”两个字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它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

    亚洲许多民族都存有一种“小”文化。对于小的东西,往往匠心独运,做得小巧精致,玲珑可爱。人们会把可以放在手中把玩的东西,当做艺术品一般欣赏玩味。大,蓬勃豪迈;小,灵动优雅。两种皆为美,但“小”可能诱发人们心底暗存的爱怜之心。以女性来说,她们大都钟情于“迷你”的小玩意儿,玩酷于“迷你”世界,如身上的小饰物,指甲艺术,睫毛彩绘,彩染文身,钻石文身等,“迷你”的艺术品使得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依然保持那份动人的纯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迷你”的主体,或是观赏“迷你”的客体,都享受着美。“迷你”一词反映了人类的一种心态,即希望被关注,被重视,希望自己是“迷”之源。

    “迷你”也会给人带来心灵的悸动,为心找一片温煦的家园,安静的乐土。“千纸鹤”和“幸运星”曾随处可见,它们寄寓着浓浓的思念;现在“水晶花”又悄然登陆,既小巧又纯洁,引人心生怜爱。只有借助于“迷你”,人们才在一天辛苦劳作之后,抛却过于繁重的负累,求得自己暂时的一份宁静。此时的“我”成了“真我”“本我”,从而使“迷你”和“我”紧密联系在一起。高科技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兴起,使得原本巨大的东西越来越“迷你”,我们在享受着文明成果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真正有了个家。

    “迷你”除了“小”,还包含着“使你陶醉,使你着迷”。“迷你”这个词显示了多么强大的魅力,因而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

    (《咬文嚼字》2002年第4期)

    1.从原文看,下列对“迷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英语和汉语中,“非常小的”“小型的”是“迷你”的共同特征。

    B.“迷你”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一个音义兼译词。

    C.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小,“迷你”产品越来越多。

    D.“迷你”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使人求得自己暂时的一份宁静。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各民族尤其喜爱匠心独运,精巧玲珑的“迷你”小玩意儿。

    B.钟情于“迷你”小玩意儿,是女性希望被关注被重视的特有心理。

    C.忙碌的生活中,玩赏“迷你”艺术品,能使自己保持动人的纯真。

    D.在西方,寄托着浓浓思念的“千纸鹤”“幸运星”曾随处可见。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将Mini舶进中国的同时将其译为“迷你”,才使得“迷你”产品风

    靡中国市场。

    B.借助“迷你”,就能诱发人们心底暗藏的爱怜之心,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

    力和道德水平。

    C.“迷你”的事实说明,高科技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兴起,的确会创造出许许

    多多文明成果。

    D.“迷你”形体上是小的,功能上“使你陶醉,使你着迷”,由此可见,凡是小

    的,都能“迷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8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父异爨          迨:  等到

    B.墙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先妣抚之甚        厚:  亲切

    D.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日:整天

    2.对“庭中通南北为一”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庭中通\南北为一

    B.庭中\通南北\为一

    C.庭\中通南北\为一

    D.庭中\通\南北为一

    3.能够表现祖母对孙子关怀期望的一组句子是

    ①某所,尔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④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而朝,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分了家,院子内外开了许多小门。

    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常与作者一起回忆往事。

    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忆祖母的话时,都落下了眼泪。

    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文: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呦呦鹿鸣,________。我有嘉宾,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____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关心战事的进展、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________。与陆游其他诗歌一样,词里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词中“悲歌击筑”用的是“________”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效忠国家的决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以下4题。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世人又将之称为“显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但是,这两大显学,却不能长久共存。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兼爱》篇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这话讲得很明白,而且已经接通了“兼爱”和“非攻”的逻辑关系。是啊,既然“天下兼相爱”,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呢?

    墨子的这种观念,确实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

    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于走出。当然,不彻底的仁爱终究也比没有仁爱好得多,在漫无边际的历史残忍中,连儒家的仁爱也令人神往。

    更不奇怪的是,上层社会终于排斥了墨家。这种整体态度,倒不是出于误读。上层社会不会不知道墨家的崇高地位和重大贡献,例如,就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就连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甚至,就连大家都认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大同”理想,也与墨家的理想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又由于墨家曾经系统地抨击过儒家,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型态中区隔出来了。

    秦汉之后,墨家衰落,历代文人学士虽然也偶有提起,往往句子不多,评价不高,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清后期。

    这种历史命运实在让人一叹。

    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重新惊喜地发现了墨子。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后来他又经常提到墨子,例如:

    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梁启超先生更是在《新民丛报》上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学墨”。

    他在《墨子学案》中甚至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培根、穆勒做对比,认为一比较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他伤感地说:

    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伦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孙中山和梁启超,是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们的深长感慨中,包含着历史本身的呼喊声。

    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

    那么,千说万说,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一些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

    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吧——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落了这八个字。

    1.根据对文章内容来看,儒墨两大显学,不能长久共存的主要原因是(3分)

    ________

    2.联系全文,简要阐释“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爱”,你是同意儒家的观点,还是赞同墨家的主张呢?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倾向性意见,并简要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一幅春联的上联和横批,请对出下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基本协调。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 ________

    横批:吉星高照

    6.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拟一条以“遵守交通规则”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旷神怡

    【释义】 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请以“心旷则神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