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b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D.a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 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  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

    A.③④⑤⑦⑧⑨                   B.④⑤⑦⑧⑨

    C.④⑤⑥⑦⑧⑨                   D.②④⑤⑦⑧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过程中,细胞处于生活状态的有( )

    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②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 1/64   B.8/64   C.9/64     D.27/6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一)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该抗虫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得到外,还可以          。完成①过程必须使用的工具有                   ,在进行②过程时,培养基中除必须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保证        环境,同时必须加入的激素有         

    (2)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        再包裹合适的      等。

    (3)检测抗虫玉米是否具有抗虫性状时,采用的方法是        

    (4)试管苗培育成功的理论基础是        

    (二)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竞跑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                        

    表1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2)

    5

    5

    5

    40

    70

    100

    80

    60

    40

    35

    25

    23

    20

    表2

    赛事(米)

    最高速度(km/h)

    赛事中吸收的氧气量(升)

    赛事中需要的氧气量(升)

    100

    37

        0.5

         10

    1500

    25

        18

         36

    10000

    21.5

        132

         150

    (1)从表1来看,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        ;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       ;人体产生乳酸的场所是                  。此时运动员血浆PH值变化趋势和原因是                                 

    (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               升。

    (3)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蒸发散热。这时的血浆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             

    (4)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后维持血糖稳定的主要生理调节机制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中X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A、B表示相关的来源和去路,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X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的C3,则完成A的场所是       

    (2)如果X表示人体内的血糖,则A过程中X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非糖物质的转化及               

    (3)若X为体温调节中枢,为探究X是否位于下丘脑,某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材料用具:略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鼠置于10°C环境中,乙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ⅰ.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其中的2条改进意见:

                    

                    

    ⅱ.若假设成立,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

    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          

    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