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5 题,多选题 5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5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库仑提出了用电场线来形象地描述电场

    D.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原子核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只能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

    C.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的质量为50克

    D.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的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分别用表示此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则: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相同,则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

    A. 倍   B. 倍   C. 4倍   D. 8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之间的距离,B、C之间的距离。若物体通过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上正前方的小桶中抛球,球被抛出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结果球越过小桶落到小桶的后方。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可能做出的调整为(不计空气阻力)(   )

    A. 抛出点高点不变,增大初速度

    B. 抛出点高点不变,减小初速度

    C. 初速度不变,降低抛出点高点

    D. 初速度不变,增大抛出点高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侧固定一弹性挡杆。在t=0时刻,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工件运动到弹性挡杆所在的位置时与挡杆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则从工件开始运动到与挡杆第二次碰撞前的运动过程中,工件运动的v-t图象下列可能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通电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满足 (其中k为比例系数,I为电流强度,r为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现有四根平行的通电长直导线,其横截面恰好在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电流方向如图,其中A、C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I1,B、D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I2。已知A导线所受的磁场力恰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的大小关系为I1=2I2

    B. 四根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均为零

    C. 正方形中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D. 若移走A导线,则中心O处的磁场将沿OB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从A点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经最高点B后回到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的C点,粒子从A到B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电场力做功,则(  )

    A. 粒子在B点的动能比在A点多

    B. 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

    C. 粒子在C点的机械能比在A点多

    D. 粒子在C点的动能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º变为120º。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

    A. A的动能最大时, B、C的动能均为零.

    B. 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g.

    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为零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距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M、P、N,并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OM、OP、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量程5V,内阻3k);电流表A(量程0.3A,内阻0.5);固定电阻R0(阻值1.0);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电源E(电动势5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0.32A的范围内对小灯泡进行测量,利用上述器材,设计电路,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设A为实验曲线上的某点,过A点的切线斜率为k1,坐标原点与A点连线的斜率为k2,则对应A点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__。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3V,内阻1.0 )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如图,质量为m=1kg的滑块A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B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B的长度为L=2.5m,A的大小不计。A、B之间由一绕过光滑轻质动滑轮的柔软轻绳相连,开始A位于B的最左端,滑轮位于B的右端。给滑轮施加一水平恒力F=20N,滑轮两侧与A、B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在B上滑行的时间;

    (2)此过程中水平力F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θ,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ab(仅标出a端)和cd(仅标出c端)长度均为L、质量分别为2m和m;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abdca,并通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两定滑轮间的距离也为L。左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斜面及两根柔软轻导线足够长,回路电阻为R,两金属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使两金属棒水平,从静止开始下滑。求

    (1)金属棒运动的最大速度vm;

    (2)当金属棒运动的速度为时,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回旋加速器是现代高能物理研究中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常用装置。图1为回旋加速器原理示意图,置于高真空中的两个半径为R的D形金属盒,盒内存在与盒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两盒间的距离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位于D形盒中心A处的粒子源能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粒子的初速度可以忽略。粒子通过两盒间被加速,经狭缝进入盒内磁场。两盒间的加速电压按图2所示的余弦规律变化,其最大值为U0。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已知t0=0时刻产生的粒子每次通过狭缝时都能被最大电压加速。求

    (1)两盒间所加交变电压的最大周期T0;

    (2)t0=0时刻产生的粒子第1次和第2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的轨道半径之比;

    (3) 时刻产生的粒子到达出口处的时间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