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落泊    落枕    丢三落四    大大落落

    B.窠臼    苛责    溘然长逝    恪尽职守

    C.缉私    舟楫    开门揖盗    嫉恶如仇

    D.拮据    龃龉    倨傲无理    笑容可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闹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

    B.编纂    笔杆子    各行其是    竭泽而鱼

    C.狂躁    白内障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

    D.赝品    摄相机    要言不烦    磕磕绊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本次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________出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2)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切实________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3)领导看望因芦山地震而导致双腿截肢的这位病人时说,________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要努力坚持下去,使生命变得有光彩。

    A.勾勒    遵守    即使/也             B.勾画    恪守    虽然/但

    C.勾勒    恪守    虽然/但             D.勾画    遵守    即使/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一项(   )

    A.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B.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林某毒杀舍友事件震惊全国。有人认为林某身为学医者,却不求仁心仁术,泯灭人性,罪不容诛。

    C.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个别商家趁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之机哄抬物价,欺骗广大消费者,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D.菏泽牡丹,其花色五花八门,花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红(含紫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九大色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医学研究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

    C.计划于6月至8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等,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13个县市区,长度在600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

    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这里因有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1.下面对“齐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泰山之南的齐国。

    B.齐长城始于济南,终于青岛,绵延十几个县市区,长度600多公里。

    C.齐长城的西段城障,是为了防御鲁、晋等诸国的侵略而建造的。

    D.齐长城有“长城岭”之称,得名于多依山而筑,且遇山岭之地时多筑在峰顶处。

    2.下面对齐长城建筑设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多顺势而筑,主要是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破坏。

    B.齐长城建筑时就地取材,山岭地段主要是自然石块,低平地段主要是土筑。

    C.齐长城在设计上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是因为当时的建造技术还无法达到。

    D.齐长城的单城墙建在山脊处,双层城墙多设在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在山岭的高巅之处都设置烽火台,目的是为了传递军事信息。

    B.钜防是土筑的城墙,建在齐长城西部,即今天的长清、平阴一带。

    C.穆陵关筑了两道城墙,是因为这里是当时齐国通往南、北方向的重要门户。

    D.齐长城绝大多数地段为单城墙,即有外墙而无内墙,个别地段才有两道城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敬重一只蝉

    杨晔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

    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

    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他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他们同时开始大聚餐,他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

    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

    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

    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底世界里的精髓永存。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相遇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

    (选自《散文百家》期2013年第3期)

    1.为什么作者“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4分)

    2.你怎样理解“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在文中的含意?(4分)

    3.文章中插进了陈晓旭和罗阳的事迹,你是否感到突兀?请结合广本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4.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年4月1日,下午三时许,台北红‘馆。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开心地笑着。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记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吵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的280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把历史搬回家”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国上校的20多张照片。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这群人中有章东磐、晏欢、邓延康和牛子等,为拍摄《寻找上校》,牛子于2006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2010年他们一行又历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中、缅、印战区照片23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1941到1945中缅印战场的状况。

    2013年3月29日,“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在台北拉开序幕。开幕酒会座无虚席。章东磐告诉记者:“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当年任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的郝柏村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是不应该的。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他说,希望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何亚非说,自己很渴望多与台湾同胞说说话,完成期待已久的文化之旅。何亚非认为,这样的_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他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意外成了中国远征军名将之后、老兵们的聚会场所。展厅里,也频频闪现台湾年轻人的身影。在台湾政治大学图书档案研究所任教授的邵铭煌也带着九名学生来到现场,实地教学。他说,带学生来是让他们了解这个战场的意义、战时中国人的生活。深谙对日抗战史的他还说,大陆文史工作者,从一个美国少校的葬礼开始,几年苦苦追寻下来,殊为不易。尤其是大量少年兵的影像资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这些少年兵,看上去大多不满1 5岁,有的甚至不满十岁。“在摆弄玩具枪都唯恐伤着自己的年纪,已经端着真家伙上血肉磨盘了”。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个个脸上都带着自信与无畏的微笑。他们的灿烂笑脸,却让章东磐流下了最多的眼泪。他写道:他们留在历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们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骄傲,但却是国家之耻,军队之耻、中华民族成年男人之耻。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4月第2期,有删改)

    1.这篇新闻开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有何用意?(4分)

    2.如何理解“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这句话的含意?(4分)

    3.为什么说“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请简要分析。(4分)

    4.作者认为“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举例谈一谈。(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谭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孰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赠太傅,谥文正。迁竞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明史》列传七十二)

    注:①祥禫(xiáng dàn):丧祭名。    ②讲官: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    务:务必

    B.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寝:停止

    C.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         厘.:治理

    D.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          赍:带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哉

    B.迁乃遣子正人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            余船以次俱进

    D.且足国在节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谢迁善于进谏的一组是(   )

    ①及进讲,敷词详切    ②力辞,服除始拜命

    ③迁乘间言之    ④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⑤除夕赐御制诗    ⑥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B.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及尚书倪岳坚持反对。

    C.孝宗晚年,宦官违法乱纪,以空名领取粮饷,危害很大。谢迁进谏得到了皇帝的赞同。

    D.谢迁善于进谏,得到几任皇帝的赏识,晚年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待遇优厚。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4分)

    (2)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3分)

    (3)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元)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蘋、红蓼:水边生的草本植物。

    1.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对曲中塑造的渔夫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言名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李煜《虞美人》)

    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庄子《逍遥游》)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

    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苟子《劝学》)

    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去饭店吃饭,“拒绝盛宴,倡导光盘”的“光盘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请你为这一行动写一条不超过20个字的宣传语。(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红十字会是我国政府官方组织的慈善机构,却因“郭美美事件,饱受讥议。下面是搜狐网对网民认捐态度的调查

    态度

    所占比例

    我不会把钱拿去给郭美美们买奢侈品

    66%

    不会,善款支出运作方式不透明

    16%

    很厌恶派捐以及道德教化的募捐方式

    8%

    我不会通过任何机构捐款给灾区

    7%

    会,红会机构设置全,备灾救灾能力强

    <3%

    1.读了以上图表,你认为网友不愿捐款给红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不超过15字)(2分)

    2.目前,红会急需做出哪些改变?________。(不超过20字)(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4分)

    昨日,芦山地震第三天。芦山县龙门乡抗震志愿者总指挥、阆中市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浩只眯了两个小时,他的对讲机几乎没停过。这两天,王浩一行每天在劝返1000多名无法保障自需的年轻志愿者,留下50-100名有些经验的志愿者组成服务队,试图让志愿服务更加理性和有组织性。

    (《新京报》4月23日《龙门乡每日劝返千余志愿者》)

    如果你是王浩,你会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且语意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5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能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且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与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