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

    B. 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C. 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植物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B. 肺炎双球菌的拟核区域有一个大型链状DNA分子

    C. 台盼蓝染液可使动物活细胞染成蓝色

    D.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用时不用现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关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分裂间期的基因突变

    B. 染色体解旋变成染色质丝时,需要解旋酶

    C. ATP水解酶基因表达的细胞己经高度分化

    D. 成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属于已分化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地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的生产生活废水中因含有大量的N、P等化学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水华。近年来,该地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号召力开展废水治理工作。科研人员采用投放鳙鱼等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等措施,构建湿地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废水收到较好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华的产生说明蓝藻群落的数量快速增长

    B. 蓝藻、鱼类和挺水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C. 水体群落只有垂直结构特征,没有水平结构特征

    D. 蓝藻等浮游植物在吸收N、P等化学元素时,就储存大量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不。图中的“+表不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植物体内,合成激素甲的主要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B. 激素乙与激素丙之间的作用,生物学上称之为协同作用

    C. 激素丙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D. 用激素丙的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某一细胞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并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

    B.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不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

    C. 若某个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3H,则其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D. 若某个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3H,则其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图表示在温度为25℃和一定的C02浓度条件下,测定某种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速率的曲线[单位:mg/(m2·h)]。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用等质量的花生种子替换该植物,则A点下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B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在D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对该植物持续进行14小时光照,则一昼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mg。

    (4)从该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到1号和2号两支试管中。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图中的Ⅰ〜Ⅲ表示生理过程。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的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内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从突触小体释放到突触间隙,共通过了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所发生的神经信息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上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C酶由无活性状态变成有活性状态。  

    (3)研究发现,对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完成过程Ⅱ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  

    (4)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体的通道蛋白开放,大量的Na+内流。此时发生的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5)据图可知,在突触处,神经信息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Ⅰ.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选取了该湖泊中A〜E等5种不同的生物,先对其中4种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再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萊和某种杀虫剂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隹(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表中5种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是:__________(用上表中的字母表示)。作出该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生物C中的能量保持不变,将动物B的食物比例由生物C:生物E=1:1调整为3:1,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动物B的能量将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

    Ⅱ.若下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⑦代表过程或生理过程。则图中碳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流动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进行生理过程①的生态系统成分,其代谢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

    (3)成分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种。已知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下图。请回答:

    (1)上述实验中,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利用F1中的个体为亲本,用一次最简的杂交试验,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性个体的这对性状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是筛选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及相关图解。

    实验步骤:

    ①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接种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1的表面,进行培养。

    ②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二上,随即在影印到含链霉素的培养基3上,进行培养。

    ③在培养基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将其挑选出。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

    (1)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无机盐和氮源等四类营养物质。试从细胞的元素组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3属于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原始菌种接种到培养基1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对培养基2和培养基3上的菌落进行比较,在培养基2上找到培养基3上相应的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到含链梅素的培养基4上。经培养,发现有较多的菌落。则发生抗链霉素基因突变与接触到抗链酶素的时间关系是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基因工程是从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人们定向改造生物,得到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性状或生物产品的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取是基因工程的第一步,常见的方法是构建基因组文库。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基因组文库的一般步骤:

    ①提取某种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用适当的限制酶处理,得到一定范围大小的DNA片段;

    ②DNA片段分别与载体结合,得到重组载体;

    ③重组载体导入到__________的群体中储存,基因组文库构建完成。

    (2)与基因组文库相比,cDNA文库的基因数相对要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载体与DNA片段结合前,需要使用同种的限制酶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

    (4)受体菌被导入重组DNA分子之前,常用__________处理,提高导入的成功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