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1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1 题
  1.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OH- + CO32-+ 2H+ = HCO3-+ H2O   B. 2OH-+ CO32-+ 3H+ = HCO3-+2H2O

    C. 2OH- + CO32- + 4H+ = CO2↑ + 3H2O   D. OH- + CO32- + 3H+ = CO2↑ + 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   B. 小苏打作食品蓬松剂

    C. 硅胶作食品干燥剂   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 家用的铝窗   B. 建筑用的钢筋   C. 温度计用的水银   D. 铸造用的黄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试剂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钠应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C. 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的铁粉

    D. Na2CO3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a2O、MgO、CuO均为碱性氧化物

    B. 水玻璃、双氧水均为混合物

    C. 氨水能够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D. 钠与水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3+、 NH4+、SCN-、Cl-   B. Na+、OH-、SiO32-、Cl-

    C. Fe2+ 、H+、Na+ 、NO3-   D. Na+、HCO3-、SO42-、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明矾的净水原理:Al3+ + 3H2O = Al(OH)3↓ + 3H+

    B. Na2O2溶于水: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 0.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 + Al3+ +2SO42-+2Ba2+ +4OH-= 2BaSO4↓ + Al(OH)3↓ + NH3·H2O

    D. 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Fe3O4+8H+ = Fe2+ + 2Fe3+ + 4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1 mo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B. 常温常压下,18g H2O 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C.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 将含0.l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后,生成的Fe(OH)3胶粒数目为0.1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项操作中,会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A.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直至过量

    B.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C. 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

    D. 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右图物质间转化关系(物质间的反应均为一步转化)的选项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B.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Cu粉 ,过滤

    C. SiO2中混有Al2O3: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D. 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往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编号

    实验

    现象

    A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在酒精灯上加热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

    铝箔变软,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C

    在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黑色粉末变为红褐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 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硝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l-

    C. 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O32-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表明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配制25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 溶解后溶液尚未冷却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B.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 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水至刻度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 2BrO3-+Cl2 = Br2 + 2ClO3- ② ClO3-+ 5Cl- + 6H+ = 3Cl2+ 3H2O  ③ 2FeCl2 + Cl2 = 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O3->ClO3-> Cl2 >Fe3+

    D. 溶液中可发生:ClO3-+6Fe2++ 6H+ = Cl-+ 6Fe3+ + 3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 图2: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 图3: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 图4:验证酸性强弱H2SO4>H2CO3>H2Si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Na2S2O3+ 2HCl ="=" 2NaCl + S↓+ SO2↑+ H2O),生成单质硫并沉淀出来。若将硫代硫酸钠溶液先与界面活性剂(不参与反应)均匀混合于烧杯中,再加入盐酸溶液并立刻搅拌,静置后无沉淀产生,得到含硫单质的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中,盐酸作还原剂

    B. 烧杯中单质硫颗粒直径约为 10-9-10-7m

    C. 界面活性剂减缓了硫生成的速率

    D. 用平行光照射烧杯中液体,将观察到光的“通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2SO4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①FeH2Cu,

    ②CuOCuSO4 Cu。

    若实验过程中,根据一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作比较正确的是(   )

    A. 相等   B. ①多   C. ②多   D. 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1: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方案2: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方案3:铝镁合金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

    对能否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判断正确的是

    A. 都能   B. 都不能

    C. ①不能,其它都能   D. ②③不能,①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Cl3与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3∶1   B. 1∶2   C. 2∶1   D. 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利用水玻璃和盐酸反应制备硅酸凝胶后,进一步脱水处理可得到硅胶,写出水玻璃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翡翠的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将其表示为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纯度单晶硅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SiO2      Si(粗)     SiHCl3      Si(纯)

    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的产物经过冷凝后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57.6℃),提纯SiHCl3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

    步骤③需要在无水无氧环境下进行,若在有氧环境下,除了有不安全因素外还可能使产品中混有杂质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和锌都是两性金属元素。其氢氧化物都是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生成AlO2-或ZnO22-)。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①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氨水除去Al(OH)3中的Z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ZnCl2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直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B.硫酸铝和氨水 

    C.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D.硫酸锌和氨水

    (2)Cu2O是一种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灼烧Cu2O会生成CuO;Cu2O溶于稀硫酸可生成Cu和Cu2+;Cu2O和Cu都能溶于稀硝酸。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Cu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该红色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剩余

    方案Ⅱ:取该红色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Ⅲ:称量a g红色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恒重,得到bg黑色固体。

    ①比较方案Ⅰ和方案Ⅱ,你认为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_(填“Ⅰ”或“Ⅱ”),合理方案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方案Ⅲ中,如果   <  b  <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可确认红色粉末含有Cu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

    【制备FeBr2固体】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盛有细铁粉。

    实验开始时,先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再将铁粉加热至600—700℃,E管中铁粉开始反应。不断将d中液溴滴入温度为100—120℃的D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反应,在不锈钢管内产生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

        

    (1)若在A中盛固体CaCO3,a中盛有6 mol/L的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C处的洗气瓶中装有的试剂分别是:B中为____________,C中为_________________。

    若进入E装置中的CO2未干燥,则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管中的反应开始前通入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管中的反应开后持续通入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FeBr2的还原性】

    (3)现实验需要90 mL 0.1 mol/L FeBr2溶液,取上述反应制得的FeBr2固体配制该溶液,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l2的CCl4溶液呈黄绿色,Br2的CCl4溶液呈橙红色。Cl2既能氧化Br-,也能氧化Fe2+。

    取10 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为无色液体。

    以上实验结论表明还原性:Fe2+__________Br-(填“>”或“<”)。

    (5)若在40 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67.2 mL的 C1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液体呈______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FeO、Fe2O3、SiO2。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1)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Fe3+

    Cu2+

    Fe2+

    开始沉淀的pH

    2.7

    5.1

    8.1

    沉淀完全的pH

    3.0

    6.7

    9.6

    加入足量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加入的双氧水已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包括试剂、现象和结论)。

    (4)① 试剂B的使用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B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

    A.NaOH溶液   B. Cu     C.CuO    D.Cu2(OH)2CO3

    ② 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Fe3+而又不使Cu2+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铝与NO3-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完善并配平该反应:__Al +___NO3-  + ___OH-  = ___ _________+ ____N2↑ + ____H2O。每消耗1mol 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

    (2)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铝合金与100mLxmol/L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EF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除Na+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x=_________。

    ④铁铝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