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其他题 1 题,名句名篇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来自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mì 1 境。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bá 2 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lì 3 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yàng 4 在舌尖与心上的美味。

    (1)      (2)      (3)      (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5)                 ,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  咏梅》

    (6)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7)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8)物是人非事事休,                  。  (李清照《武陵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沁园春  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2分)     

    (2)《望江南》中描绘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景色的句子是: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5分)

    (1)绰号        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     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         ,后雪夜上梁山。

    (2)(1)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垮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此段中描写的“汉子”是指        ,原著中林冲和他相斗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9分)

    学校组织小记者团,前往宁波轨道交通指挥部开展“走进地铁,感受地铁”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认识标志图】

    小记者们在指挥部看到了轨道交通的标志(如下图),请你简洁地说说该标志的主要内容及涵义。(3分)

                                                   

    2.活动二:【采访指挥部】

    下面是小记者面对指挥部的吴副指挥是的一段话,请你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3分)

    小记者:吴副指挥,您好!我是学校的小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宁波轨道交通的概况,好吗?

    吴副指挥:好的,宁波轨道交通网络是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由7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以及奉化组团,规划线网全长247.5km,市区线暂定为7条,市域线3条。

    小记者:                                          

    吴副指挥:宁波轨道交通使用磁卡乘车。首先在屏幕上选择目的地,并选购票张数,按提示塞入足够的金额,出票后就用此票在闸机上刷卡进站。

    3.活动三:【设计文化墙】

    轨道交通指挥部正在征集文化墙设计,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三个站点中任选一个,设计主题并阐释理由。(3分)

    【示例】站点:西门站          主题:古城书韵

    设计理由:西门口附近的天一阁,凝聚了千百年的文化历史,如今书香依旧,流韵千古。

    A.鼓楼站       B.江夏桥东站      C.梁祝站

    我选(    )主题      设计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低头族”, 你错过了什么(15分)

    【引子】

    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低头族”现象的兴起,反衬出的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

    公交车上、工作会议时、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存在问题】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专家建议】

    心理学专家建议:对成人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所以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儿,慢慢培养这种习惯,这有利于戒掉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而由于自控能力弱,儿童更容易沉溺于各种游戏和网页当中,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对儿童来说,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选自2013年12月13日《国际先驱导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材料一:《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所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著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在博客中不无戏谑地写道:“自从上了微博之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

    材料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1. 什么是“低头族”?请根据文章的引子部分给它下个定义。(3分)

    2. 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会带来哪些负面作用?请结合文章及相关链接回答。(4分)

    3. 根据文章和你的观察所见及生活经验,请你探究一下产生“低头族”的原因有哪些。(4分)

    4. 阅读【相关链接】中的材料二,谈谈你认不认同“老人摔盘离席”的做法,并具体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布衣之怒   ⑵以头地耳   ⑶长跪而之曰   ⑷寡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未闻也   趋百里外     B.祲降于天   行者于树

    C.天下缟     吴广爱人     D.先生      满寂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班超①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卿曹②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③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④,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注释】①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②卿曹:你们。③从事:幕僚一类的文职官员。④文俗吏:平庸的文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辍业投笔叹曰(   )         ⑵ 后忽疏懈(    )   

    ⑶  会其吏士三十六人(   )      (4)今虏使到数日(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佣者笑应曰     涉猎书传

    B. 吾众诈自称     取封侯

    C.扶苏以数谏     狐疑未知所从

    D.辍耕垄上        当与从事议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3分)

    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

    5.分别简述陈胜和班超遭遇的境地和采取的对策。(4分)

    6.【甲】【乙】两文中陈胜、班超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值得后人学习?(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小松(6分)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3分)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夸别人的好,却忽略了自己的好:善良、诚实、任性、认真、坚强……其实人生中最美的是,你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虚张,不是夸浮,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

    请以“我就是这么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