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    )

    A.小农经济  B.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  D.重男轻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司母戊鼎、四方养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③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

    ④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历史著名论述古代中国经济时指出:“打破了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了夜市与晓市。首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口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城内极其繁华,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上述现象出现于(    )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平面图,从城市布局上可看出其功能呈现出的变化是(    )

    A.城市商业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对外开放的扩大  D.经济重心的南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实际的是(    )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项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交通运输的不便

    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洋布洋纱的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晚晴恭亲王奕䜣认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以下是这一理念的产物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开平煤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中国第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其根本原因是(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没有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如果说莱特兄弟征服了距离,那么征服黑暗的发明家是(    )

    A.贝尔  B.瓦特  C.爱迪生  D.马可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    )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48年,某报报道:“民营工业如蒋区工业中心支上海,,抗战胜利后仅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下列关于这篇报道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报道应发表于建国初期

    B.所述情形与日本全面侵华有直接关系

    C.该报可能是解放区出版物

    D.反映了美国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一场历史剧中,有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

    A.我是迪亚士,我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最南端的一条航线

    B.我是达·伽马,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进,到达印度

    C.我是哥伦布,我总共三次航行,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

    D.我是麦哲伦,我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回到了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得到有关新航路开辟后的的影响最准确的信息是(    )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

    C.世界市场的雏形初现

    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求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  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

    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D.使西欧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是指①欧洲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②殖民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③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小时来表示,那么组成两个集团,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领域是(    )

    A.交通运输业  B.机器制造业

    C.金属冶炼业  D.棉纺织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B.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C.多年战争的破坏

    D.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本意是(    )

    A.指出中国农业文明的特色

    B.强调了中国轻工业发展的优势

    C.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旧中国是“一个连铁打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了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

    A.三大改造       B.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以下是《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报道图片,该现象发生于(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6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情景材料唐代田园诗人孟郊《织妇图》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1)材料及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初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种经济形态有何突出特点?

    (3)根据图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目的及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 每周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型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革命的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以为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l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该热潮兴起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3)你认为他啊的理想能否实现?说明理由。从中你能得出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