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

    A. 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 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 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这段材料是用来

    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21年,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路德引用《圣经》宣称,“今天的基督福音仍然与古代一样引起纷争与动乱。这是上帝福音的特点,是早巳预定的。耶稣基督曾经说过,我来并不是让人间享太平,而是动刀兵。”路德这番言论意在

    A.谴责德国教派林立纷争不断   B.强调基督教蕴涵着反抗精神

    C.赞赏帝国议会保障了普选权   D.激励新教徒应做上帝的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评论雅典政治时指出:“我们习惯于指责雅典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对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材料意在说明

    A. 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

    C.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明显的局限   D. 直接民主制度具有示范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   B. 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C. 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   D. 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

    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      

    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 迪亚士的远航   B. 达伽马的远航   C. 哥伦布的远航   D. 麦哲伦的远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 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B.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 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 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 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 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15世纪末到

    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

    魏源

    《四洲志》、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A. 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   B. 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C. 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   D. 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国家代号

    1871年

    1900年

    煤炭

    钢铁

    煤炭

    钢铁

    117.0

    6.7

    225.0

    13.9

    37.9

    1.75

    149.8

    15.1

    41.9

    1.77

    240.8

    24.0

    A. 美国、英国、德国   B. 德国、美国、英国

    C. 英国、德国、美国   D. 英国、美国、德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据下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A.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 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 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 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巴黎公社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誉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下言论能体现其对真理矢志不移追求的是

    A. “未经过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   B. “顺应自然的生活是至善的生活”

    C. “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人的”   D. “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演讲是时代的见证。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大家深深意识到混乱扰攘的危险,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为达到安全而必须作出的牺牲。谨慎被看成是最高美德,理智被尊为对付破坏性的热狂之辈顶有力的武器,□□□的宇宙井然有序,各行星沿着合乎定则的轨道一成不变地绕日回转,这成了贤良政治的富于想像性的象征。” 方框里缺省的人名应是

    A. 尼古拉· 哥白尼   B. 伽里列奥·伽利略

    C. 艾萨克·牛顿   D. 查尔斯・达尔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

    起源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较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得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二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以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本主义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国家。”德意志帝国没有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全面的议会民主制是非正常现象,因为政治与经济应该步调一致。德国形成的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到21世纪初还未实现。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俾斯麦的进攻。三年一次,1888年以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着新闻自由。正是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摘自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

    (2)根据材料二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对材料四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评价,选择你所赞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花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年前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47年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年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年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