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殷红/殷切          新鲜/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切中时弊

    B. 澎湃/拜访          屏障/屏气凝神        气冲斗牛/斗志昂扬

    C. 校对/学校          觉悟/深恶痛绝        爱憎分明/增砖添瓦

    D. 谛听/缔造          愧怍/一鼓作气        迥乎不同/炯炯有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咳嗽      调羹         马革裹尸         锋芒必露

    B. 繁琐      祈祷         大庭广众         呆滞拙笨

    C. 镶嵌      烦燥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D. 污秽      震竦         力挽狂澜         鞠躬尽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美丽的大海的深处,其实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如果你真正相信某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它都值得捍卫。

    D. 今天爸爸说放学带我去游乐园,我很期待,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B. 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D. 《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甘于奉献的品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B.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D.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文学常识或名著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最后一课》是法国杰出小说家_______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3)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描写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小伙儿,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4)长篇小说《红岩》中描写了一个叫____的孩子。他在监狱里长大、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林深人不知, 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韩愈《晚春》)

    (5)唧唧复唧唧,_______。______,惟闻女叹息。(《木兰诗》)

    (6)万里赴戎机,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木兰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                    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诗歌《城南》,完成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于家圃         问于没人

    B. 睨之久而不去       故北方之勇者

    C.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

    D. 以吾酌油知之         以其言试之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卖油翁对陈康肃箭术的态度是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

    5.[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哪三件事作为例证?

    2.“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下面小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_______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_________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 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

    C. 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 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那个冬天,很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你变得更懂事明理、善解人意,更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或许你已不再那么乖巧、不再那么顺从。莽撞、叛逆、不讲情理、盲目崇拜……这些都是你在成长路上留下的印迹。

    请以“成长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