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当时出现什么现象(   )

    A. 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 奴隶消极殆工

    C. 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人口

    C. 土地和耕牛

    D. 人口和铁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   )

    A. 金文   B. 大篆   C. 甲骨文   D. 小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指示

    C. 形声

    D. 会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 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 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 晋文公称霸

    B. 楚庄王称霸

    C. 勾践称霸

    D. 齐桓公称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 吴王夫差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 吴国

    B. 晋国

    C. 齐国

    D. 宋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山西省被称为“三晋之地”,这一说法正确的解释是(    )

    A. 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

    B. 人们的约定俗称

    C. 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D. 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器与牛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耕战

    D. 建立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 建立县制

    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管仲

    D. 李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老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屈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C. .各学派相互辩论

    D. 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A. 道家   B. 儒家   C. 兵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3)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5)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

    (1)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序。

    (2)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

    (3)我国何时出现铁器?伴随铁器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

    (4)铁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国开始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什么社会?

    (5)阅读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