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解答题 12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0~3m,分度值1m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30cm,分度值1mm
    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A.12cm=12×1/100=0.12m
    B.12cm=12cm×1/100=0.12m
    C.12cm=12cm×1/100m=0.12m
    D.12cm=12×1/100m=0.12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D.一个人照上图读数是2.2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列队伍长40米,通过长度为80米的立交桥,队伍过桥共用时间1分钟.若队伍前进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队伍前进时的速度是( )
    A.2米/秒
    B.1.3米/秒
    C.0.67米/秒
    D.2.3米/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物体第1秒运动1m,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体第3秒的速度是3米/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现象中,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的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2 题
  1.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不开,不开!”,小兔子能听到狼的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兔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狼和兔妈妈的________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在最后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___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______为参照物.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 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下列事例中: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收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不同;
    ④锣发生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1)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______;
    (2)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子弹在离人34m处以75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