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的新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B.无论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还是一次有质量的科学探究,都离不开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如何让好的问题油然而生?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创设合理的情境让这种问题得到良好的孕育和生长。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科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截至2011年12月底,在进入新一轮住房限购预备队的城市中,仅有浙江的衢州和台州、广东的珠海跟进出台了相应的住房限购措施,且其执行范围均为中心城区,尺度也较为宽松。

    B.专家预计,未来三个月,北京中介公司门店将萎缩约一千家左右,其中市场份额低于1%的小型中介公司将率先出现“关店潮”。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在城市奉献了青春后“悄然离去”,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2011年10月24日,在全球发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史蒂夫·乔布斯的那份感悟与激情,真诚与不舍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①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

    ②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最珍贵的想法、构思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③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

    ④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

    ⑤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⑥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的水平和新的境界。

    A.②①③④⑤⑥

    B.④⑤⑥②①③

    C.③②①⑤⑥④

    D.③④②①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纸质出版灭绝是臆想还是现实?

    魏雅华

    对于中国报刊业来说,这真是件比天还大的事。自中国报刊业诞生之日起,就是纸质出版。中国为之骄傲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便是活字印刷。可现在,这一切似乎正被颠覆。来读一条新闻,近日中国的许多媒体和网站,都转发了这样的一条新闻:《60%出版商认为:2020年报纸出版业将终结》。

    文中说: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MPP全球解决方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版业近三分之二的行业领袖预计,报纸和其他印刷版出版商,最终将在2020年,变成仅有数字版的企业——也就是说,纸媒的出版,将在未来的七八年间大体灭绝。留给纸媒的时间已不多。

    根据发行审计局(ABC) 2011年12月公布的数字,在英国,报纸的日销售额正以年同比平均10%的速度下降。专家说:“随着出版销售额的下降,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额大幅上升,为用户访问数字版报纸和杂志提供更为方便的通道,出版商必须确保欢迎并支持数字内容在多个平台之间传送。”

    好好读读并细细咀嚼这段文字吧。

    在英国,报纸的日销售额正以年同比平均10%的速度下降。这件事不只发生在英国,同样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其他国家。iPad像外来物种的入侵一般强烈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媒体受众的阅读习惯。直让人叹息:谁能抗拒iPad的诱惑?

    前不久中国媒体争相报道了一条让人心悸的社会新闻:小伙儿卖肾购买iPad。如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条新闻,我们会不会问:iPad怎么会有如此可怕的诱惑力?iPad怎么会如此神奇?各种各样的,不同版本,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不同变种的iPad,可能将成为纸质出版的终结者。

    如果订阅纸质的《人民日报》一年是288元,而订阅数字版《人民日报》一年的费用是28元,您会订哪个?只要您手上有一部iPad便能非常方便地翻阅。更妙的是纸质的《人民日报》一天一期,而数字版的《人民日报》一天至少可以早中晚出三期。新闻更新更快。

    也许您会问,数字版的《人民日报》一年的费用是28元,靠谱吗?不必操这个心。报刊的成本一半是纸,1/4是发行,报刊改成数字化出版,成本会节省90%!

    可你当心,报刊从纸媒转变成数字化出版,中国的报刊业会进入为期八年的春秋乱战,粱山英雄重排座,谁是天罡谁是地煞,不好说。问题仅仅取决于谁先行一步。

    (《中国青年报》2012.4.6,有删改)

    1.下列有关数字化报刊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数出版商认为,到2020年数字化报刊将取代纸质报刊。

    B.数字化报刊需要像iPad这样的方便内容传输的终端。

    C.一天或可早中晚出三期将是数字化报刊的优势。

    D.报刊从纸媒转变成数字化出版,将给中国的报刊业带来为期8年的春秋乱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为之骄傲的活字印刷历史,现在似乎正在被颠覆。

    B.美国《编辑和出版商》预计:纸媒的出版将在未来的七八年间大体灭绝。

    C.美国、英国和欧洲的其他国家,报纸的日销售额正在迅速下降。

    D.iPad像外来物种一样改变着美国、英国和欧洲的其他国家,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及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内容在在多个平台之间传送,促使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额大幅上升,进而导致出版销售额的下降。

    B.数字版报纸的订购价格将有望是纸质报纸定价的一成。

    C.从纸质报纸年订购价格288元降到数字报纸年订购价格28元,对《人民日报》来说将是个损失。

    D.在纸质报纸数字化的变革中,哪个企业不能抢占先机,就会被淘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河洛汇流

    侯发山

    康二勇接班后,感觉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有时免不了心烦气躁,爱发脾气,爱训斥人,惹得相公们、伙计们,包括太太小姐们,都私下议论他,说他没有度量,不像一个当家人。

    康百万也知道,但从没有说过他。

    这一天,看到康二勇把当天的事务安排完毕,康百万就带他出去散步,说是要去看一看河洛汇流。

    康二勇知道,父亲肯定有话对自己说,这是父亲的一贯做法,总是借古说今、借物说事,让人很快就能明白过来,而不是就事论事讲一些大道理。

    他们坐船顺洛河而下。

    河里来往的不少船只都是康家的。各式各样的船都有,有舵楼船(康家的太平船属此种类型的船),有瓜皮船,有鸡窝船,有小方船,等等。附近一个船上的伙计喊着滑稽的号子:“螃蟹说它行路正,刺猬说它身上光,屎壳郎推个粪蛋子,一路吆喝着卖麝香……”

    康百万和康二勇并未坐康家的游船,而是坐一种象鼻船。这种船船身轻,阻力小,航速快,又名“草上飞”。但这种船行驶不稳,导致事故偏多。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象鼻子船,两头尖,不是沉底就是翻。”不过,康家的象鼻船经过自家船厂改造后,极少出现事故。

    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他们来到了观看河洛汇流的最佳地方——邙岭上的伏羲八卦台。此地北临黄河,南依连山,东据虎牢,西望洛川。“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巍巍北邙,蜿蜒连绵,芳草萋萋漫延至洛河边。他们去的时候,正在这里游玩的人也不少。有认识康百万的人忙与他打趣道:“老掌柜,今天怎么有闲情逸致来这里?这要耽误多少生意啊?”

    康百万呵呵一笑:“欣赏到美丽的景致,心情愉悦,神清气爽,也是千金买不来的……”

    父亲是让自己来赋诗填词的?康二勇心里一惊,忙搜肠刮肚的酝酿佳句。

    黄河河道虽然在巩县这一段较为平缓,然而还是裹挟着西北高原上的黄土烈风,咆哮奔腾,滚滚而来,一副锐不可当的霸气,呈现着无比的刚强和浑厚。如果说黄河是一位粗犷的男子,而洛河则像一个柔美的女子。洛河在黄河的南边,河水清澈,如舞动的丝绦彩带,蜿蜒而来,像是羞羞答答来跟黄河约会似的。两条河相会后,两水清浊交汇,河洛分明,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井水不犯河水似的。依偎着绵延数里后,两条河交织在一起,以顺时针方向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好像谁也不服谁在搏斗似的,纠结在一起。相交处的一条水线清晰可见,这个漩涡一半黑一半白。再往前看,漩涡没有了,两条河成了一种颜色,成了一条河流——黄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潋滟,又像微风吹拂着金黄色的绸缎,壮观无比。

    “真美啊!”康二勇叹道。

    康百万说:“二勇,看看眼前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康二勇茫然地看着父亲,不知道他老人家要他回答哪方面的问题。

    康百万重复道:“看到河洛汇流你有何感触或者说是感悟?”

    康二勇说:“黄河强大,洛河弱小,所以最终被黄河吃掉……爹,我说的对吗?”

    “说的也有道理。”康百万说,“对于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河洛汇流这个景象我琢磨到了‘和谐’。只有和谐了,方能畅通无阻。黄河正是不拒细流,才能成为一条大河的……”

    康二勇一下子茅塞顿开,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康百万侃侃而谈:“和谐、包容、自强不息,这是黄河的精神,也是河洛文化的精髓,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和谐,无论干什么事,不去斤斤计较,才能没有障碍,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小说月刊》2012.2)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读,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的情节平和舒缓,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结尾处卒章显志,并与前文形成照应。

    B.写康氏父子并不坐自家的船,而是坐一种叫“草上飞”的小船,间接表明黄河水势的浩大与奔腾。

    C.第8段写“有认识康百万的人忙与他打趣”,此处的对话看似闲笔,实则暗示了康父对康二勇寄予厚望,颇费心血地精心培养他。

    D.小说用朴实、隽永的语言,描写了民谣号子以及河洛汇流的壮景,充满地域风情,给人诗画般的美感。

    E.通观全文,康二勇并不像开篇人们议论的那样,这说明认识一个人要客观、全面,就像文中的康百万认识河洛汇流一样。

    2.小说六、七段引用了号子和歌谣,有何作用?(6分)

    3.简析第11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4.小说中,康百万说:“只有和谐了,方能畅通无阻。”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这句话给你的启示。(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代佛教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 “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道而驰。

    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1985年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生存的压力使得乔布斯在学校里不服从管理、总是惹是生非,所幸的是,他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十分关注,因而未被学校勒令退学。

    B.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查,而是乔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禅"的精神,并告诉自己:“用余生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领悟与运用,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开头记叙了乔布斯怎样的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4.文章结尾写道:“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问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选自《清文选·芋老人传》,有删改)

    [注]①倾盖:指道行相遇,停车靠近交谈,彼此马车的伞盖倾斜相交

    1.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入坐延:邀请

    B.书生甲第为相国用:因为

    C.厚而遣之资:钱财

    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显著

    2.下列选项中,都能表明芋老人“深明事理”的一组是(  )(3分)

    ①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②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③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④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

    ⑤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⑥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3分)

    (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4分)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注]①看烽火:这里指将士们突然看到报警的烽火由远而近传递而来。

    1.请对诗歌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作简要赏析。(5分)

    2.第四句在有的版本中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依据,而且神韵顿损,请结合全诗谈谈“候”字的妙处。(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

    1.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2.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3.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__。(《劝学》)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过秦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5分)

    外科医生叶子不参加花园里的娱乐活动,,她喜欢到花园里散步。她散步的时间和路线是固定的,她是一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不值班,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叶子会准时出现在花园里。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紧扣“心正则笔直”再举两个诗人或词人的例子,句式与画线句大致相同,填写在下边的横线上。(6分)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豪情满怀的《满江红》?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雀在上帝面前抱怨道:“您把我创造得如此美丽,却给了我沙哑的嗓门,所有的鸟儿都瞧不起我。可您对夜莺比对我和其他鸟儿要好,给了她一副悦耳动听的嗓子。她每晚用她那婉转的嗓音取悦于人,怎能不被诗人歌颂呢?哦,我的歌喉压根就不能同夜莺相比,这让我多么伤心啊。”

    这时上帝说道:“我为每一种生物都提供了一种天赋。夜莺的嗓门确实不错,可她的羽毛却是灰不溜秋的,然而,她却非常满足。因此,你对自己这身华丽的羽毛,还是知足了吧,别再去计较夜莺的歌喉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