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彻底瓦解

    B.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

    C. 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

    D.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 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 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 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中两类国家分别是指世界排名前15的国家(简称最富国)和排名后15的国家(简称最穷国)。从表中可以看出

    年份

    两类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对比

    (货币单位:美元)

    两类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平均值对比

    (货币单位:美元)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1981

    21115

    198

    20917

    106

    18123

    244

    17882

    74

    1991

    32471

    213

    32258

    152

    31002

    209

    30793

    148

    2001

    39931

    164

    39767

    243

    37534

    172

    37362

    218

    2011

    65860

    422

    65438

    156

    57978

    397

    57581

    146

    A.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

    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不断增加

    C.最穷国经济增长使其正在摆脱相对贫困化的困境

    D.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 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 区域集团化趋势

    C. 多极化现象

    D. 全球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B.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 中小规模企业取代垄断

    D. 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美英等 23 个国家签署关贸总协定协商降低关税的时候,美国对苏联展开了经济封锁。1949 年,美、英、法、德等 17 个国家秘密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委员会对社会主义阵营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 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都属于禁运范围。这反映出(    )

    A.国际政治格局影响全球化进程       B.全球化仅限于资本主义国家

    C.战后世界贸易体系阻碍全球化       D.意识形态决定国家经济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国家(集团)/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

    A.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 市场竞争激烈化

    C.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商品结构复杂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它可以使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投资组合。据此可以看出,金融全球化

    A. 有利于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B. 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C. 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D. 具有“双刃剑”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6年9月4日、5日,将在杭州举办G20国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其中讨论的主题之一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G20峰会的举办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杭州峰会是中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下人类追求的目标

    ④消除贫困需要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这表明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演变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削弱,唯独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据资料显示,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这种一枝独秀的压倒优势,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材料二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加上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容易向着共同的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同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其他区域性组织或集团的发展相比,当它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培养成员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认同感时,欧洲国家的共性似乎就成为它们走向联合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了。

    材料三据统计1997年世界贸易额己达到7万亿美元,世界贸易增长率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出2倍。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也迅猛增长。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到1996年底累计己达3.2亿美元。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它们30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它们以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有力地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同时把世界经济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国家的共性”有哪些?二战以来欧洲在经济方面走向联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其根本动力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陈宝森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材料二世界发展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类别(国家类型、时间、产值)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材料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1)据材料一,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