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刻不存在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   )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秤示数(kg)

    45.0

    50.0

    40.0

    45.0

    A. 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 t2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

    C. 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

    D. t3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质点以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经过时间,位移大小为,末速度为,则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质量分别为的甲、乙两球,在离地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两球到达地面前经时间分别到达稳定速度v1、v2已知空气阻力大小f与小球的下落速率v成正比,即,且两球的比例常数k完全相同,两球下落的v-t关系如图所示,下落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

    D. 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棒中心为O点,O1为光滑铰链,O2为光滑定滑轮,O2在O1正上方,一根轻绳一端系于O点,另一端跨过定滑轮O2由于水平外力F牵引,用N表示铰链对杆的作用,现在外力F作用下,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逐渐变小,N大小不变

    B. F逐渐变小,N大小变大

    C. F先变小后变大,N逐渐变小

    D. F先变小后变大,N逐渐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弹簧固定在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球B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现将轻质细线剪断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

    A. 弹簧弹力大小

    B. 球B的加速度为g

    C. 球A受到的支持力为

    D. 球A的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若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 θ

    C. 船的加速度为

    D. 船的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A. 该船渡河的时间会受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B. 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短

    C. 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

    D. 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和乙车,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甲和乙。已知t=0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16 m,由图可知

    A. t=8 s时两车可能相遇

    B. 时两车可能相遇

    C. 在两车相遇之前t=6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 相遇地点距甲车的出发点的距离可能是12 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错选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C.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D.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E. 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错选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

    C. 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速度大

    D.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E. A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老师在研究性学习课上给同学们讲了两弹簧串联后的等效劲度系数k与两原弹簧劲度系数k1、k2的关系式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即把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连接起来探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某次测量指针B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 cm;

    (2)设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若测量多次并计算得出每增加一个钩码指针A示数的平均伸长量为ΔxA,指针B示数的平均伸长量为ΔxB,则可求得k=___,k1=___,k2=___,从而验证的正确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改变砂桶中砂子的多少,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

    A.M=200g,m=10g、15g、20g、25g、30g、35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35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时下非常流行的游戏,游戏中的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甲所示,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某班的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假设: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若h1=0.8 m,l1=2 m,h2=2.4 m,l2=1 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小鸟飞出后能否直接打中肥猪的堡垒?请用计算结果进行说明。

    (2)如果弹弓高度可以调整,使小鸟恰好通过台面的草地的右侧边缘击中肥猪的堡垒,求小鸟的速度和弹弓的高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传送带I与水平面央角为30°,传送带Ⅱ与水平面夹角为37°,两传送带与一小段光滑的水平面BC平滑连接,两传送带均顺时针匀速率运行.现将装有货物的箱子轻放至传送带I的A点,运送到水平面上后,工作人员将箱子内的物体取出,箱子速度不变继续运动到传送带Ⅱ上,传送带Ⅱ的D点与高处平台相切。已知箱子的质量m=lkg,传送带I的速度ν1=8m/s,AB长L1=15.2m,与箱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传送带Ⅱ的速度ν2=5m/s,CD长L2=8.2m.箱子与传送带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已知sin37°=0.6,cos37°=0.8,g=10 m/s2.

    (1)求装着物体的箱子在传送带I上运动的时间;

    (2)通过计算说明箱子能否被运送到高处平台上(能达到D点就认为可运送到平台上);

    (3)求箱子在传送带Ⅱ上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玻璃管A上端封闭,B上端开口且足够长,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起来,A管上端被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6cm的气体,外界大气压为75cmHg,左右两水银面高度差为5cm,温度为t1=27℃.

    (1)保持温度不变,上下移动B管,使A管中气体长度变为5cm,稳定后的压强为多少?

    (2)稳定后保持B不动,为了让A管中气体体积回复到6cm,则温度应变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列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x轴上x1=0和x2=1 m两处质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此波的传播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