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

      

    A.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C.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东方人传统保守,西方人冒险进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打开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的美国,另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该“国家”是(  )

    A.中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会场虽十分狭小,会议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土地改造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微信红包与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互动,让其成为年夜饭的主菜单,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这的出现最主要利益于 (  )

    A.网络科技的发展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报刊事业的革新       D.经济全球化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年来,美国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无端指责中国。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总体形势走向动荡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人用“巨人林立”莱概括当今世界局势,美国是指手画脚的霸道巨人,欧盟是齐心协力的兄弟巨人,日本是蠢蠢欲动的独角巨人,俄罗斯是元气未伤的北方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东方巨人,这是针对什么世界格局作出的概括和解读?(   )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文化多元化

    C.世界政治民主化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改错题(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晋文公。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路线。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4) 《拿破仑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5)凡尔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6)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   出了早期的果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表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另一端是极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由此来带动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的发展,并且辐射到非洲去。

    材料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 潜力巨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1)材料一中“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指今天哪一经济组织?“极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中的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些辉煌的成就得益于中国长期贯彻实施的哪一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所提及的“有关国家”不乏有多个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成员国。追溯历史,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哪一国际会议?其总部设在哪个城市?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能得到亚欧多国的响应,并且取得成果,原因何在?(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大大超越了早先在罗马人时代、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四: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即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 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 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业;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罗斯福的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所说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场重大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已向西方学习开展了哪一场探索活动?当时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描述的现象由什么事件引起的?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业”的问题,美国政府在推行“新政”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

    (3)材料三所说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主要采 取什么形式?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