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填空题 5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

    B. 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

    D. 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水降温会结成冰,是因为降低温度分子不再运动

    C. 20 mL酒精和2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苯酚(化学式为C6H6O)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下列对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酚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

    D. 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 9 g   B. 11 g   C. 14 g   D. 12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CO、N2、O2、CO2四种气体混合后,依次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CuO,冷却到室温,则最后剩余的气体是(CO在混合气体中的含量不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

    A. CO2和N2   B. CO和N2   C. N2和O2   D. 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有a L H2 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用去a /2 L O2,则H2和CO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

    A. 1∶1   B. 任意比   C. 2∶1   D. 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三者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放出热量②都要发光③都是氧化反应④反应都很剧烈⑤都要与氧气接触⑥都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市场上有人用铝代替纯银制作戒指,下列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 利用水、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B. 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C. 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是否变色   D. 浸入CaCl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现象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一定质量铜和锌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D.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 CO2和1.8g H2O。则下列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要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填名称),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填写相应的化学用语:

    (1)硫酸________(2)8个水分子________(3)氧化亚铁________(4)3个氦原子________(5)+1价的钠元素___________ (6)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7)钠离子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会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

    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______(填字母)。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a、b、c中肯定不是气体的是____________。

    (5)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提示书写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中国是核电大国。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1)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 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选用上图仪器可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则_______组装发生装置(填字母,下同)。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并欲控制产生H2的速率,应选________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欲制取二氧化碳,他选择组装B、C做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进___端出,若用此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端进___端出。(填b或c)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仪器a中导气管口产生气泡可能的原理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完成下列计算。

    (1)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蒸干35gKCl溶液,得到7gKCl固体,求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 g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 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6.7 g。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本空2分)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