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环境研究通讯》刊文称:全世界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10万。原因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 2.5)浓度上升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下列关于PM 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um(10-6 m)的颗粒物,因此均能形成胶体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减少PM 2.5污染

    C.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工厂利用胶体电泳性质采用静电除尘工艺,可部分降低细颗粒物造成的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封保存的46 g N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0.1 mol/L 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7.1 g 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 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                                          y

    A               反应时间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B                反应温度                           逆反应速率

    C                体系压强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品质                   CO的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K+向负极移动

    B.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C.每消耗1 mol 甲醇,需消耗33.6 L 标况下的氧气

    D.正极烧杯中溶液pH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编号         操  作                                         现  象                      解  释

    A       FeI2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          溶液变黄 氯水氧化I-成碘单质,碘水呈黄色:

    2I-+Cl2=I2+2Cl-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出现白色浑浊  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                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Ca2++HCO3-+OH-=CaCO3↓+H2O

    D               含有等浓度的Mg2+和Cu2+的废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调节溶液pH=7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Cu(OH)2]< Ksp[Mg(OH)2],因此Cu2+先沉淀;Cu2++2OH-=Cu(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Ba(OH)2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c (NH4+)>c (OH-)>c (SO42-)>c (H+)

    B.0.1 mol/L的K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3.36 L,所得溶液中:c (K+)+c (H+)=c (CO32-)+c (HCO3-)+c (OH-)

    C.0.1 mol/L的NaOH溶液与0.2 mol/L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c (HCN)>c (Na+)>c (CN-)>c (OH-)>c (H+)

    D.pH相同的NaOH溶液、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的浓度:c (NaOH)<c (CH3COONa)<c (NaHCO3)<c (Na2CO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把一定质量的铁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后,把所得沉淀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固体质量不可能为

    A.18 g                       B.24 g                                C.30 g                                D.36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现有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  素            性  质

    A                      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B                      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D                      单质之一为淡蓝色气体,可阻挡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E                      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

    F                      周期表中位于短周期,基态原子M层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G                      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M可用作油漆颜料,与E的单质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D、E、F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BA2D2蒸气293 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1.9 g·L-1,实际密度为2.5 g·L-1的原因是___。

    (3)FD2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F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入序号)。

    ①FD2与水极性相同                      ②FD2可以与水反应

    (4)有人推测化合物CA5的存在,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可能类型为:______。

    (5)D、E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用作高级研磨材料、制作手表的轴承,该物质晶体类型是______晶体。另一含有E的硫酸盐是一种常用净水剂,其水溶液呈_______(选填:“酸性”、 “中性”、“碱性”),原因是: 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6)化合物M可用于制备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补充完整并配平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KNO3+□____=□K2FeO4+□KNO2+□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咖啡酸苯乙酯有极强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现设计出如下路线合成缓释药物聚咖啡酸苯乙酯:

    已知: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波峰;红外光谱显示咖啡酸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且:

    ;  

    回答下列各题:

    (1)物质B的名称:_______(系统命名法)。

    (2)咖啡酸仅含C、H、O三种元素,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90倍,含氧质量分数为35.6%,则咖啡酸的分子式为______;咖啡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1 mol 咖啡酸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 5 mol H2,咖啡酸中所有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④_____、⑧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咖啡酸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①含有两个羧基      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工业上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降低尾气中的含硫量:

    方法1

    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将SO2转化为CaSO3,再氧化为CaSO4

    方法2

    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再氧化为(NH4)2SO4

    方法3

    高温下用水煤气将SO2还原为S

    方法4

    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再电解转化为H2SO4

    (1)方法1中已知:① CaO(s)+CO2(g)=CaCO3(s)  ΔH=-178.3 kJ/mol

    ②CaO(s)+SO2(g)=CaSO3(s) ΔH=-402.0 kJ/mol

    ③2CaSO3(s)+O2(g)=2CaSO4(s) ΔH=-2314.8 kJ/mol

    写出CaCO3与SO2反应生成C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

    (2)方法2中最后产品中含有少量(NH4)2SO3,为测定(NH4)2SO4的含量,分析员设计以下步骤:

    ①准确称取13.9 g 样品,溶解;

    ②向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形成油膜,用滴管插入液面下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再加热煮沸;

    ③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④进行两步实验操作;

    ⑤称量,得到固体23.3 g,计算。

    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步骤④两步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为:  _____、_____。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据研究表明方法3的气配比最适宜为0.75[即煤气(CO、H2的体积分数之和为90%)∶SO2烟气(SO2体积分数不超过15%)流量=30∶40]。用平衡原理解释保持气配比为0.75的目的是:_____。

    (4)方法4中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少量MnSO4固体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1:

    试  管

    未加MnSO4的试管

    加有MnSO4的试管

    褪色时间

    30 s

    2 s

    [表1]

    实验Ⅱ: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10滴稀硫酸,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2:

    试  管

    未滴加稀硫酸的试管

    滴加了稀硫酸的试管

    褪色时间

    100 s

    90 s

    [表2]

    实验Ⅲ:另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H2C2O4溶液,然后在试管中先分别加入10滴、1 mL、2 mL稀硫酸溶液,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3:

    试  管

    滴入10滴稀硫酸的试管

    加入1 mL稀硫酸的试管

    加入2 mL稀硫酸的试管

    褪色时间

    70 s

    100 s

    120 s

    [表3]

    (1)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比较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

    ①温度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

    ②硫酸对草酸和KMnO4溶液的反应有影响

    ③加入少量硫酸,可促进草酸和KMnO4溶液反应,而加入大量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小

    ④在酸性范围内,pH值越小对反应越有利[

    (3)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标定未知浓度H2C2O4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颜色_____,且30 s不改变。滴定完成后仰视读取KMnO4溶液体积会导致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有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提出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上述实验中,实验_____可证明这个历程是可信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