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组 10 题,单选题 8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组 共 10 题
  1. 下表是某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处于上图中的

    A. 阶段Ⅰ   B. 阶段Ⅱ   C. 阶段Ⅲ   D. 阶段Ⅳ

    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当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时,会使得有一段时期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从而形成人口机会窗口。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判断人口红利期应该出现在图中

    A. 阶段Ⅰ   B. 阶段Ⅱ   C. 阶段Ⅲ   D. 阶段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A. 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 自然增长率增加

    C.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D. 劳动力数量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4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A. 未满14岁的人口比重

    B. 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

    C. 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 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2.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 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两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

    A. 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C.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D.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右图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A. 40万   B. 2000万

    C. 200万   D. 2340万

    2.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

    B. 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

    C. 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

    D. 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3.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 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C. 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

    D. 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近几年来平均人口迁移状况图,迁入人口多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人口迁移对该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扩大了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 加速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C. 促进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加快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

    2.该城市郊区目前急需加强和完善的工作不包括

    A. 治安管理   B. 医疗、文化教育服务

    C.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环境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人口变动情况图,其中③代表总人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家庭规模变化的是

    A. ④曲线   B. ③曲线   C. ②曲线   D. ①曲线

    2.1990年以后,图中④曲线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B. 婚育观念转变

    C.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图(不含港、澳、台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2)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些省份已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二胎”。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据图分析城乡人口比变化的特点及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二:

                             

    (1)左图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2010—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 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 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 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2.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 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 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 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 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4年2月10日,国家卫计委宣布上海、江苏等9个省份已通过备案,成为第一批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 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 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D. 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2.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

    A. 劳动力的规模   B. 人口老龄化速度

    C. 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

    A. 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C.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未来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预测变化,我国政府应

    ①鼓励生育        ②加大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某地区迁移人口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该时段内

    ①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②人口迁移率最高的时段约为1985—1990年

    ③早期人口迁移的原因与经济因素有关

    ④增加了人口性别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该地区图示时段内净人口迁移率最低的时间约是

    A. 1995年、2010年   B. 1990年、2000年

    C. 1985年、2015年   D. 2005年、2010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新疆

    A. 2010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

    B. 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 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 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 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 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A. 1964年至1968年

    B. 2008年至2012年

    C. 2024年至2028年

    D. 2040年以后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B.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城市化速度的提高

    3.“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D. 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国际人口迁移   B.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 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 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收入差距   B. 家庭婚姻   C. 工程建设   D. 文化教育

    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下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1)表列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

    (3)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13.3%。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原因及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分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据图说出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并分析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的原因。

    (2)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