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实验题 5 题,简答题 1 题,作图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   B.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 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   D. 喷洒的消毒剂刺鼻难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常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    )

    A.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大

    C.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小     D.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是(  )

    A.一颗图钉 B.一本初二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 D.一把木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

    A.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B.向右移动游码

    C.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物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

    A. 夸克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B. 夸克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C.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D.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对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 固体、液体、气体   B. 气体、固体、液体

    C. 固体、气体、液体   D. 液体、气体、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B.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C. 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

    A.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

    B. 电水壶的把手处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隔热性好

    C. 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D. 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有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ρ酒精=0.8×103kg/m3)

    A. 一定是20g

    B. 可能是22g

    C. 一定是16g

    D. 可能是2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40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 9mm   B. 10mm   C. 140mm   D. 150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将“硬币、水银、橡皮、铅笔芯、玻璃三棱镜、食用油”这六种物品按物质的物理属性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这是_______现象.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___________(变大/变小),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____,两滴水银靠在一起合成一滴,这是由于水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 16 mg/cm3,如图为一块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质量为_______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___,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______,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________在物体间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上图所示,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________.如图所示,被称为原子的____结构模型,它是由物理学家_____建立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们常常利用物体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来完成某项工作。如机械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具有____能,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风具有________能,可以推动帆船航行;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____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9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三分之二,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     g,(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1)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仪器的使用过程,指出其中的使用不当之处: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__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的读数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______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kg。

    (2)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cm3。

    (3)枇杷的密度为     kg/m3。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枇杷的密度ρ = m/3V。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填人表中_____  ____  ____  _______

    (2)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   

    B.往烧杯内倒人适量的油,测出烧杯与油的质量m1;

    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  

    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

    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 (填字母),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油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改进后实验操作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__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1)布朗运动_______分子运动.

    A. 是    B. 不是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分子的运动.

    A. 水   B. 花粉   C. 空气

    (3)请设计出使布朗运动加快的一种方法.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重5牛的小球静止悬挂在天花板,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道对他的弹力大小为250 N,弹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请画出小明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kg/m3)

    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_______写出依据;若是空心的,求出空心部分体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的密度,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

    ②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________N ,

    ③ 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0.8N 。

    求:(1)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多少cm3 ?________

    (2)雪的样品密度是多少? 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