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鸦片战争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清政府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鸦片战争是中国(   )

    A.封建社会的开端             B.近化史的开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由衰转盛的转折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40年后,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国产歼-31隐形战斗机进行热身飞行。2014年是中国武器装备继续在快车道上大发展、大跃升的一年。中国近代化军事开始于(  )

    A.鸦片战争以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卜人志十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山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相关的是 (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历史的是(   )

    A.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B.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习近平主席为2014年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发表讲话(见右图),这是为了祭奠哪个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双十二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对下列1937-1945年期间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          B.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C.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          D.表达了对国共内战的谴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变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外,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延安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潮水般从各个山沟和窑洞涌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援助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的大规模出现应该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什的名称。(3分)

    (2)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么?(也就是它的口号是什么?)(2分)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8分)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2分)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1分)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1分)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1分)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什么历史事件?(1分) 1911年的“一道闪电”后“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