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5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公车上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导致中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列强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 魏源   B. 曾国藩   C. 洪秀全   D. 詹天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   )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李鸿章   D. 詹天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l70年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出自该条约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割台湾给日本

    C. 赔款白银4.5亿两

    D.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下图是被焚烧后的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的残迹,焚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 (   )

    A. 英美   B. 英法   C. 法美   D. 法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解决“火器”问题,洋务派(    )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创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海军   D. 创办民用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湖北织布局

    C. 汉阳铁厂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 领导人民进行虎门销烟

    B. 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C. 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最后壮烈牺牲

    D.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自杀殉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  )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杨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 使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同学利用下边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题目应该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 驱除鞋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 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进行探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________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______________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__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在________全军覆没;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图二中与敌舰同沉的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3)图三和图四共同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起了什么作用?

    (4)根据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1) 请分别说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 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

    (3) 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 世纪 70 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 ,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 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 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 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 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 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 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 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重大贡献。

    (4) 这个派别进行的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 图甲、图乙分别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两位维新志士?

    (2) 拉开这场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光绪帝支持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何在?

    (3) 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这场运动的影响怎样?

    (4) 戊戌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八年级(3)班的同学以“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了总结学习。

    【资料回放】

    材料一:“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活动 (列举两个即可)

    【知识辩论】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情感升华】

    (4) 通过上述材料和知识辩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