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采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C.工业上现在大规模采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Al

    D.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B.S2-的结构示意图: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78  53I

    D.HClO的结构式:H-O-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加入硝酸钠固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3+5O24NO+6H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NH3)=0.03 mol/(L·S)        B.v(O2)=0.08mol/(L·S)

    C.v(NO)=0.06 mol/(L·S)        D.v(H2O)=0.08 mol/(L·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装置①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装置②制取并吸收HCl

    C.装置③量取8.5mL的稀硫酸          D.装置④模拟铁的腐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玻璃熔炉中,纯碱与石英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微粒的半径:r(Si)>r(Na)

    C.Na2C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A. CH4         B.NH3          C.CO2       D.F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与Z同主族,Y与R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R>Z   B.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R的强

    C. W与X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 R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镁-次氯酸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

    Mg+ClO-+H20=Mg(0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

    B.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

    C.负极反应式:ClO- +2e- +H20 = Cl- +20H-

    D.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 mol 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

    C.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过氧乙酸(CH3COOOH)有强氧化性,用于物体表面、皮肤、果蔬、环境的消毒,其制备反应为:CH3COOH+H2O2CH3COOOH+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该反应速率

    C.1mol CH3COOH含有7molσ键 D.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金属阳离子只能与阴离子构成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1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C.已知金属钛的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如图),则钛晶体1个晶胞中钛原子数为4个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导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X一定大于Y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大于HnX

    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D. 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ΔH1=-483.6kJ/mol

    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Q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B.Q = 483.6

    C.Q > 483.6                      D.Q < 483.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1 ,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 = +(2×283.0)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ΔH <0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C.ΔH的值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

    ①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2)氢气用于工业合成氨  N2(g) + 3H2(g) 2NH3(g);ΔH = -92.2 kJ·mol-1。

    ①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正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t4  ﹑t5 ﹑t7时刻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t4         ;t5        ;t7       

    ②温度为T℃时,将2nmolH2和n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此时放出热量46.1 kJ。则n=        

    (3)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

    ①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        (选填“氢氧化钠”或“硫酸”)。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N2H4)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太阳能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 反应Ⅱ中涉及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H2SO4(l)=SO3(g)+H2O(g)   ΔH=+177.3 kJ·mol-1

    ②2SO3(g) = 2SO2(g)+O2(g)   ΔH=a kJ·mol-1

    ③2H2SO4(l)=2SO2(g)+O2(g)+2H2O(g)   ΔH=+550.2 kJ·mol-1则 a=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可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 :含低浓度I2的H2SO4溶液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溶液层。

    ①区分两层溶液可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SO2在反应Ⅰ中作氧化剂

    B. 加过量I2前,H2SO4溶液和HI不互溶

    C. 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

    D. 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3)用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x)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H2O也可制H2,其物质转化如右图所示。

    ①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x=0.15,则1 mol CuFe2O4参与该循环过程理论上一次能制得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          L。

    ③CuFe2O4可用电化学方法得到,其原理如图所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元素,X、Z基态原子的2p原子轨道上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W基态原子的除第四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内层均为全满结构。

    (1)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2)与XYZ-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3)1 mol H2XZ3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4)YH3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5)尿素(H2NCONH2)可用于制有机铁肥,主要代表有 [Fe(H2NCONH2)6](NO3)3 [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

    ①尿素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②[Fe(H2NCONH2)6](NO3)3中“H2NCONH2”与Fe(Ⅲ)之间的作用力是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NO3—的空间构型为      

    (6)CO2和NH3是制备尿素的重要原料,固态CO2(干冰)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1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CO2分子有       个。

    ②铜金合金的晶胞结构与干冰相似,若顶点为Au、面心为Cu,则铜金合金晶体中Au与Cu原子数之比为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