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单选题 21 题,选择题 1 题,null 12 题,填空题 1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1 题
  1.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

    A. 分封制的巩固

    B. 宗法制的影响

    C. 宰相制的实行

    D. 内朝制的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

    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A.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 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 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费正清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 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73年,一法国商人为买丝绸同一中国商人发生矛盾,失手将中国商人打死。对此法国商人的审判程序,主要应该依据

    A. 《南京条约》   B. 《各国律例》   C. 法国法律   D. 大清律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

    A. 国共矛盾的激化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民族危机的加剧   D. 国共关系的缓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这一措施

    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         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以明代为最甚。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

    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

    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

    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

    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由此可见

    A.民权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B.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政治革命

    C.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      D.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缺一不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这一评价表明

    A. 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 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 五四运动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1948年3月的统计,我南线三路大军共调动和吸引敌90个旅于自己的周围,而大别山地区敌人兵力最多时(1947年12月)为33个旅。这说明(   )

    A.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大别山根据地有效地牵制国民党军队

    C.刘邓大军是参加淮海战役的主力军    

    D.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形势已经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 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 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 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D. 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A. 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 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 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国家……“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下图所示。以上二材料最能说明

    A.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C.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D.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里“健全法制”的目的不包括(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维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

    C.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保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2 题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八七会议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地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主要表明八七会议

    A. 继续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

    B. 明确以开展土地革命为总方针

    C. 仍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 将革命的矛头指向国民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48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说,战争进入第三年后,全国作战的“重心在中原”,“北线重点在北宁路”,“应准备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的会战”。这表明

    A. 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B. 人民解放战争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成熟

    C. 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决战的起点应在中原

    D. 人民解放军人数已超过国民党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位教师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给学生画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代表选民意向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能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体现了

    A.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 民族平等原则

    C. 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D. 共同繁荣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这幅漫画讽刺了个别官员违背了中国当下的哪项民主制度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村民自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同学在学习了“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后,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正确的是

    A.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革命委员会是一个党政分开的权力机构

    C.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A.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恢复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D.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发点是

    A.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B.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 保障两岸关系的稳定繁荣

    D.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 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 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 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5年亚非会议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A. 推动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 实现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 建立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 形成为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这里“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具体是指

    A. 维护亚太地区平衡

    B. 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

    C. 共同应对苏联威胁

    D. 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据尼克松总统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材料三: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据布什总统1991年致国会的咨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该政策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尼克松的话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他将西欧、日本和中国列入世界“五大力量”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布什所说的“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