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3 题,填空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SO2的烟气可用石灰乳吸收后再排放,以减少对空气污染

    B.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D.PM2.5由于颗粒小,在空气中存在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7.8gNa2S固体和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胶体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数为0.4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20gM物质、5gN物质、9gP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经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5gM物质、20gP物质还含有一种新物质Q,若M、N、P、Q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M+N=P+Q          B.M+2N=2P+Q

    C.2M+N=2P+Q          D.2M+N=P+2Q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肯定是1mol/L的是(   )

    A.将40g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10mol/L浓盐酸与10L水混合

    D.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Ca2+、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NH4HCO3NH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Fe2O3+3CO2Fe+3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

    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

    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

    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上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CO2↑+Mn2++__。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C2O42-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横线上的产物是OH-

    C.10mol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5mol

    D.该反应的氧化剂为KMnO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变红

    Cl2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淀粉—KI溶液

    变蓝色

    Cl2具有氧化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的物质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③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的盐酸(大于6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反应(大于8mol∙L-1)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属于离子反应

    B.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C.盐酸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D.每生成1molCl2,上述各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下表是他们撰写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内容)

    现象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g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1)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放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5g。由实验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现象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20.5g;如果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④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得出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亚硝酸钠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右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已知:

    ①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②酸性条件下,NO与NO3-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避免B中逸出的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与Na2O2反应,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O与Na2O2在常温下生成Na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该反应中转移0.1mole-时,理论上吸收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_____L。

    (4)将11.7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成亚硝酸钠,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__g。

    (5)NO2易溶于水。将体积为V 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扣在水中,见右图。

    ①NO2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试管中NO2完全被水吸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并验证其产物性质的实验装置。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③中溶液依然澄清,想要立即终止铜与硫酸的反应,最恰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上移铜丝,使其脱离硫酸   b.撤去酒精灯   c.拔去橡胶塞倒出硫酸

    (3)反应停止后,待装置冷却,把③取下后将其中溶液分成两份做如下实验:

    加入试剂

    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

    加入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

    加入氯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

    完成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述实验结束后,发现①中试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出现,冷却后将试管中的物质缓缓倒入水中,溶液呈蓝色。取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过量,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__

    ⑦CO2

    ⑧Na2O2

    (3)写出⑦转化成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将6g的铁粉加入200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00mL 0.5mol/LFeSO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物。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