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

    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罗马较之古雅典政权维系更长久,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政治的建立                         B.法律制度的完备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对外扩张的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是英国中央财政支出表。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投资科研,推动工业革命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C.与法国争霸使开支猛增                   D.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宣告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此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D.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的《战必胜说》一文写道: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有何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非常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具有盲目自信的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手段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

    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7分)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是近现代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欧洲历史》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袁峰《比较政府与政治》

    材料三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

    材料四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主要大国英、美、德、日的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8分)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先后提出了哪些建立民主政治的设想?(2分)其实践活动分别是什么?(2分)

    (4)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俄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分别是怎样建立的?(4分)

    (5)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4分)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5分)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号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1)“振兴中华”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产物。试述这一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

    (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哪一重大运动中?(1分)简述这一运动对民主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和外交两个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按要求完成下表。(6分)

    (4)据材料四,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4分)并分析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