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10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夫,其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片金属箔片一定带(    )

    A.正电      B.负电     C.同种电荷    D.异种电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常温下将下面几种物质接到图1中A、B两点间,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

    A.铅笔芯    B.塑料直尺   C.玻璃棒      D.干木筷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2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 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

    D.电能淸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今年五一,小明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龙头寺公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图是他根椐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c铁>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迅速放在一起,热量的传递方向是(   )

    A.从铁块传给铜块   B.从铜块传给铁块    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吋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A.4.5℃     B.4℃     C.3.5℃     D.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的     在增大(选填“密度”或“质量”或“内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气体对外做功,          减少,温度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    电荷。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     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      电,说明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对电了的束缚能力     (选填“强”或“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发生           形成的。如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由          (选填“A向B”或“B向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如图甲所示,阅兵式上“歼一10”轻型歼击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飞机产生拉烟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        所致(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     热(选填“吸”或“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通过       方式使缸内混合气体内能增加,在做功冲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物质为水,水与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把一金属块加热到100℃,投入到15℃,的一杯水中,水温升高到20℃;迅速取出金属块,放到火炉里加热很长时间后,此时水温已经降到17℃,拿出金属块迅速投入那杯水中,水温又升高35℃,己知水的质量为金属质量的2倍,则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J/ (kg℃),火炉的温度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是图丙中的    图,此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可知水面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7分)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200g冰加热,毎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图丙是两个小组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图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      图是正确的。

    (2)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时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所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的内能     冰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冰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在BC阶段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由相关信息可知,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 (kg.℃)   c冰=2.1×103J/ (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子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毎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要完成该探宄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3)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      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夏天,同学们喜欢喝冰水,小明将30℃的一瓶500mL的矿泉水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很长一段时间,冷藏室的温度为4 ℃。则:

    (1)矿泉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2)这些热量相当于燃烧多少g酒精放山的热量?(酒精热值为3.0×l07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目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某一太阳能热水器2h内平均使质量为36kg的水从20℃升高到30℃。

    (1)请写出一条太阳能的优点:                              

    (2)求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