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多选题 1 题,实验题 5 题,填空题 10 题,计算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4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春天冰雪融化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丹东万达广场开业期间在门口摆放了很多冰雕作品,在寒冷的冬天,冰雕作品也会减小,下列现象中,与冰雕作品减小原因相同的是(  )

    A.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D.铁块变成“铁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其主要原因有: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

    A.③④⑤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A.1h   B.5min   C.50s   D.10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结冰.这一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1:2   B.2:1   C.4:1   D.8: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航空母舰   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海岸      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盆都放有冰块和水,甲放在阳光底下,乙放在背阴处.过一段时间发现甲、乙中冰块都还有,但甲中冰块减少的更多.下列正确的是(  )

    A.甲的温度较高

    B.乙的温度较高

    C.甲乙温度相同

    D.无法法判定谁的温度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08年5月31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创造了9.72s的最新100m世界纪录,他在此次100m大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0cm/s   B.10dm/s   C.10m/s   D.1Ok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A.能装下500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600g酒精

    B.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600g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4: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多选)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及速度正确的是:(  )

    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

    C.甲车速度大于乙车   D.甲车速度小于乙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0.5×103kg/m3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甲=V乙,则m甲<m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根据下面各图所给信息填空.

    (1)如图1,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     cm;

    (2)如图2,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如图3,量筒的示数为     cm3;

    (4)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3)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4)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聪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g,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cm3;

    (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l,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某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由小方的实验方案可以得到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液体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     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     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增加/减少)砝码;放入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cm3.(冰密度为0.9×103kg/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     ,4s内的平均速度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长江三峡水库总容量约为3.93×1011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     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达目的地后,司机给了他一张发票,如图所示,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在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