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60
    B.2H
    C.2N2
    D.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寓突然发生火灾,由五楼厨房起火燃烧,六楼冒出浓烟.下列哪种为四楼住户最佳的逃生方式?( )
    A.采低姿势往顶楼的方向逃生
    B.以湿布掩住口鼻,在原地等待救援
    C.由楼梯迅速往下一楼的方向逃生
    D.用工具打破窗户,直接跳楼逃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有(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石灰浆用于砌砖抹墙
    C.氢气用于制备金属材料
    D.石墨作干电池电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10,造成水性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价
    B.+5价
    C.+4价
    D.+3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示意图.家用破铁锅、废铜线应投入的垃圾收集箱标志是( )
    A.
         金属
    B. 
       有害垃圾
    C.
      可燃垃圾
    D.
           玻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实验室用水的选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物质
    B.使用节水龙头
    C.实验室里的水主要用于洗涤仪器
    D.实验室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89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元素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在下列应用中需加以适当控制的是( )
    A.制造铝合金
    B.制造飞机
    C.制造电线
    D.包装食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氢气不同与其他气体的最显著特点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最小
    C.可以燃烧
    D.难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有关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称量氯化钠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了防止日常晒衣服用的铁衣架生锈,下列设计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铁丝外面涂上一层花生油
    B.铁衣架用后放在干燥处
    C.铁丝外面套上塑料软管并密封
    D.用塑料衣架取代铁衣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鉴别CO和O2二种气体,小红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闻气体味道
    B.气体通入灼热的铜丝
    C.点火燃烧
    D.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了如下反应:4TNT+21O228CO2+10H2O+6N2,则组成TNT的元素种类分别是(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右方框图是铁的化学性质和制取小结归纳,方框图中实例M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用连线方法对部分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铜的导电性强--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器
    B.保护环境:控制“白色污染”--禁止使用白色塑料制品
    C.基本安全常识: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
    D.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使煤燃烧更旺--可增大煤与空气接触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3Mg+N2Mg3N2,2Mg+O22MgO.已知24克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可得40克产物,那么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是( )
    A.等于40克
    B.小于40克
    C.大于40克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CO2+CCO 违背了________.
    2Fe+3CuSO4═Fe2(SO43+3Cu违背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②停止加热、③通入纯净的氢气、④停止通氢气,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均填上一项操作的标号);加热时,盛氧化铜的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______;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和钠元素同在一个纵行里,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则钾与钠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似或相似),理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请访写:
    例: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微观描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物质分类、组成结构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实验复习课,实验桌面排列下列实验用品.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锌粒、大理石、稀硫酸、铁丝.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我和几位同学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小明同学说:“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小超同学说:“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可选择B与D或________(填序号)组合成装置制取,B装置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__.”
    (3)小华同学说:“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小南同学说:“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除准备以上药品外,还应再准备________药品.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可选择A与________组合成装置或________. (填序号)”
    (5)周琦同学说:“若用A装置能制取气体,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不考虑装置气密性);选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液化石油气是优良的气体燃料.罐装液化石油气如图所示,它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少量的丙烯(C3H6)和丁烯(C4H8).请回答:
    (1)液化石油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丁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为:________.
    (3)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液化石油气)、进风管(进空气)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煤气主要成分是CO,煤气用户改用液化石油气,如果燃气灶没有改造(进风管口径不变),当点火后进气管应调节(填“增大”或“变小”)________,其目的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化学课上,陈老师说:“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那么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呢?请同学们设计不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案”.几分钟后,我们设计了如图所示A、B二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小妮同学说:“A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交流实验方案时,我们引起了一场争论.
    正方观点:B组能比较准确地达到实验目的,A组不能比较准确地达到实验目的.
    反方观点:A组能比较准确地达到实验目的,B组不能比较准确地达到实验目的.
    我赞同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________;
    (3)小结时,思雅同学说:“空气中氧气约占________体积,我能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课后反思时,小华说:“在做其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A组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操作过程要注意到:
    ①________、②________.实验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和小鹏二位同学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个小“枕头”.用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
    (1)[猜    想]小明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氧气.
    小鹏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2)[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答:________.
    (3)[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
    写出一个与以上实验现象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问题分析]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是________气体.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1)从H、C、O三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内容的物质,请用化学式表示.
    序号 内容 化学式 序号 内容 化学式
    (1) 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______ (3) 与生命密切相关且占人体总质量的三分之二 ______
    (2) 家庭常见的单质燃料 ______ (4)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 ______
    (2)用上表的中四种具体物质,写出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或二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来,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成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医药、食品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乳酸分子中碳、氢原子原子个数比为______,乳酸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稀盐酸可以清除水垢.某学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到200g水垢中,同时测量4分钟内产生CO2的质量部分结果如下表:[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s 30 50 90 150 180 210
    CO2质量/g 30 50 60 66 M 66
    (1)该小组因故没有记录反应时间为180s时的数
    据M.你由表中数据推测,M=______g.
    (2)反应生成CO2的总质量为______g.(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生成CO2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曲线.你由曲线中推测在反应60s时,生成CO2的质量约为______.
    (4)计算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