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变小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进行10m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加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实验装置将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

    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小车的最大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中曲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

    D.小车做曲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的面积分别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车不会相遇

    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恰好相遇1次

    D.若,两车恰好相遇1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2和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B.t1~t2,=

    C.t1~t2,>        D.t1~t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先减小后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一直增大

    D. 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 3         B.4         C.5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静摩擦力

    B.B受斜面间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

    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斜面受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斜面体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

    A. mg     B. mgsin   C. mgcos    D. 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间的动摩擦因数。则下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则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_________cm;周期为__________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偏角小于50,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在______位置(填“最低点”或“最高点”)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为测一块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半球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AB,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

    B.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AB的直线CO,放上玻璃砖,在CO上插两颗大头针P1和P2(距离适当远些);

    C.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AB透过玻璃砖观察P1和P2的像,当恰好看不到P1和P2的像时停止转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的位置;

    D.量出的夹角θ。

    (1)实验是用_______  现象进行的;(2)计算公式:n=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右图A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2)用游标卡尺测量某圆柱体高度的结果如右图B所示,则圆柱体的高度是        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a)图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

    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图中PQ是斜槽,

    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a)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 (b),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从图(b)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在以下选项中,__________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

    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P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

    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M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6分)质量为20g 的小球A以3m/s的速度向东运动,某时刻和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小球B迎面相碰,B球质量为50g,碰前的速度为2m/s,方向向西,碰撞后A球以1m/s的速度向西返回,求碰撞后B球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OP=R,求玻璃材料的折射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如下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0.5 s以后,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在该0.5 s内,图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小于6 cm。

    ⑴如果波向右传播,那么波速是多大?周期是多大?

    ⑵如果波向左传播,那么波速可能是多大?周期可能是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1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射穿A后,速度变为200m/s,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1)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2)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