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乙(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读图甲(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若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图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港口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2.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修建水库堤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题。

    1.该山可能位于

    A.甘肃省 B.河南省 C.江西省 D.福建省

    2.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

    B.l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

    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

    3.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如果6月22日在①、②两地同时看到日出,那么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OO     B.16:30

    C.19:30 D.2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下题。

    1.该日,P的昼长是

    A.6小时       B.8小时

    C.18小时       D.16小时

    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株洲的的昼长正在变长

    B.P点正值日出,Q点正值日落

    C.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D.长沙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该河谷

    A.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B.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示意我国某自然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完成下题。

    1.该区域

    A.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2.关于该区域各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A为“沿某岛屿20º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图B为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题。

    1.该岛甲、乙两地

    A.地球公转近日点时降水最多

    B.甲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2.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深居内陆,乙地沿海

    B.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C.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D.与东南季风有关

    3.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山脉地势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寒流经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港口

    C.公路交通枢纽     D.气候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经济中心

    C.气候宜人       D.资源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完成下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1 200~1 600米

    C.1 000~1 200米      D.800~1 000米

    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C.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地势与山脉走向

    C.降水与土壤类型            D.气温与纬度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4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2分)

    (3)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西亚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ºN,54ºE)附近,有个零碳城市马斯达尔。该城市供电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O2“零排放”的城市,将于2016年完成。马斯达尔的位置、气候等有关资料见图14。

    (1)根据材料分析,零碳城市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是             。(2分)

    (2)从参观者较为舒适的角度,最好选什么时间段(月份)前往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分析原因。(6分)

    (3)分析马斯达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2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下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简述此区域河流流量特征。(8分)

    (2)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