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2 题,选择题 12 题
简单题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判断题 共 1 题
  1.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史 实

    推论

    判断

    (1)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98%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我国从此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社会主义 制度初步建立。

    (2)“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
    ——1958年《人民日报》

    该报道反映出“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

    (3)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 北京签订协议,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

    和平解放西藏,我国实现了统一。

    (4)广东省委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 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以民为生,自我反思的优秀品质。

    (5) 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00多亿美元, 比1978年增长了近再倍。外商在我国投资项目累计达40 多万个,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6)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

    国企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说历史: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见证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图一《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具有怎样的作用?

    (2)图二“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颁布该宪法的权力机构什么?

    (3)图三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应发生在什么时期?说明了什么问题?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帝王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全中国的彻底解放 

    B.标志中国封建剥削制度被消灭

    C.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创造了伟大的(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抗战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建国初期封建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甲:“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乙:“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丙:“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丁:“土地承包好,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升腾在大漠中的蘑菇云,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让中国人在世界人面前抬起头,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是(  )

    A.王进喜  B.钱学森  C.焦裕禄  D.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

    A.“多”   B.“快”   C.“好”   D.“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的是(  )

    A.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73年邓小平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

    C.1976年镇压“四五运动”

    D.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  C.繁荣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目前徐州市正在开展“教育学南通,(升学素质)水平双提升”活动。南通素有江苏“北上海”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  )

    A.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B.14个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C.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D.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辉煌历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党中央在掌舵,下列有关党的会议核心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B.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共十四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