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5 题,填空题 2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①质点      ②自由落体运动     ③参考系   ④重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运动员
    D.步行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用频闪法(闪光频率一定)拍得的三幅体育摄影作品,请根据运动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幅图是车减速阶段拍摄的
    B.第二幅图是车减速阶段拍摄的
    C.第三幅图是车减速阶段拍摄的
    D.三幅照片都是车匀速行驶时拍摄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校运动场的弯道部分可以简化为一个半圆,圆的半径R=20m,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弯道的一端A处,沿弯道跑到弯道的另一端B处,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 )

    A.位移大小为20m,路程为62.8m
    B.位移大小为40m,路程为40m
    C.位移大小为62.8m,路程为62.8m
    D.位移大小为40m,路程为62.8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获取冠军,其获胜的原因是因为(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全程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一个8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是( )
    A.7N,11N
    B.1N,10N
    C.10N,15N
    D.20N,2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则(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少5.0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少5.0N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少5.0N
    D.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少5.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2m/s
    B.小球空中下落的加速度a=10m/s2
    C.小球下落高度为5m
    D.小球反弹最大高度为0.45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图中,P、Q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的是 (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它的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其速度却可能增加
    B.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就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而其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水平力F将物体P压在竖直墙上,物体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增大F,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B.若增大F,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C.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D.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画出甲、乙图中A物体所受力的图示.
    (1)静止于斜面上的A物体  (2)受水平向右拉力而仍静止的A物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打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时,第一次将一木块P放在木板上,当将下面的木板以速度v匀速抽出时,弹簧秤读数为10N,第二次在木块P上放
    1kg的砝码后,也以速度v匀速抽出木板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2N.
    g=10N/kg.求:
    (1)木块P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如果第二次抽出木板时的速度是2v,则弹簧秤的读数将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图所示,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3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个超声波脉冲所需的时间分别为0.15s和0.155s,请仔细阅读并准确理解上述提供的信息,
    (1)简要分析 A盒运动方向是背离B盒还是靠近B盒?(声速取340m/s)
    (2)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前2s内与紧接的2s内的平均速度之差是4m/s,则质点的加速度是多少?若又已知该质点在第5s和第6s的平均速度之和为50m/s,则此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5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6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 (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 (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总长l (cm) 16.0 24.1 32.1 40.1 48.0 56.0 64.0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________.
    (2)根据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置于水平面上的劲度系数为k1的竖直轻弹簧B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其右端点位于a位置.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对物体A的 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的重力.求:
    (1)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的形变大小?
    (2)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3)弹簧C最终形变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