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综合题 6 题,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题 共 6 题
  1. (2014秋•城东区校级期中)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    (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TP进行第二次免疫,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陕西校级二模)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     (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     (高、低),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斗争强度     (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增强、减弱、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秋•江门校级月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秋•江门校级月考)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5)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是     .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     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5•铜川校级模拟)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     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2015秋•青岛期末)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春•中山期末)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2•嘉定区一模)A、B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1•河北学业考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双牌县模拟)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2秋•盱眙县校级期末)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  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试剂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和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