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题 2 题,null 12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 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 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 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四大发明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只船桨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 小说的浪漫风格

    B. 戏曲艺术的虚拟化

    C. 说书人的随性夸张

    D. 绘画的意象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

    B. 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

    C. 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

    D. 地理大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某位画家说:“景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周边的光线和空气不停改变,景物的外表随之改变。对我来说,周围的空气赋予了景物真实的价值。”他曾在1872年绘制了两幅《紫丁香》,分别以晴天和阴天为背景,从而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色调。与这一观点吻合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B.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C.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 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B. 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C. 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D. 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 “美德即知识”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2 题
  1.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成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 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C. 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 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完全颠覆了社会传统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

    A. 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

    B. 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

    C. 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

    D. 文艺复兴后,欧洲人开始明白了生活的目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 女性裹足不利统治秩序的巩固

    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 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 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年,欣然接受了淸政府所賜“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B. 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 淸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D. 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A. 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B. 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C. 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 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个法国思想家曾说:“如果君主不能给自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想压迫和毁灭他们,那么,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下列观点符合孟德斯鸠此言论含义的是

    A. 理性思考可以完美了解世界

    B. 人民有权以暴力推翻专制统治

    C. 近代社会思想家追求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 启蒙运动倡导社会各阶级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 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 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 学习欧洲模式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 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孙中山欣赏亨利的“单税社会主义”,认为社会财富应该平均,为此孙中山主张

    A. 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 “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 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14世纪—16世纪欧洲大学

    10世纪—13世纪(宋)中国书院

    课程

    教学

    主要

    内容

    文法、文学、历史

    (1)基本教材:儒家经典著作。

    (2)重要读物:理学大师著作、讲义、语录、注疏;史学著作包括《左传》《汉书》等;诗词教材包括《诗经》《楚辞》等。

    (3)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数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

    文法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地理学

    天文学、力学

    音乐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关于现代主义美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请举一例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