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5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天顶角接近于零的地区可能是(    )

    A.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地区

    B.厄瓜多尔的基多、东南亚的新加坡

    C.广东的汕头、孟加拉湾沿岸的达卡

    D.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澳大利亚的悉尼

    2.当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盛行西北风 

    B.青尼罗河河水流量小处于枯水期

    C.亚平宁半岛正值雨季  

    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自西向东流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北美大陆东南部局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最不可能的是(    )

    A.540米以下    B.650米以上

    C.720米左右   D.刚好60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西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影响(    )

    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先不断增大后不断缩小

    B.空气的温度、湿度不断增大

    C.9日前后河流可能出现洪峰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甲示意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乙示意某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甲中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

    ①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②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       ⑥位于低纬地区 

    ⑦终年受赤道低压的影响

    A.①⑤⑦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2.影响图乙所示气候类型与图甲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

    A.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C.西风带,暖湿的海洋气团

    D.信风带,高温干燥的离陆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某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甲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是(    )

    A.阴雨连绵      B.气温日较差大

    C.年温差大      D.以上升气流为主

    2.若图中L为地面的一段纬线,那么(    )

    A.如果甲为1月份的亚欧大陆,则丁可能为西北太平洋

    B.如果甲为7月份的地中海地区,则乙处盛行东北信风

    C.如果甲为刚果盆地,则丁可能为赤道地区的印度洋

    D.如果丁为亚马孙平原地区,则丙处盛行东南信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风能等绿色能源,可直接影响图中①环节

    B.控制②、③、④环节的数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体现

    C.图中虚线框内的生物圈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单位

    D.②和⑤环节表示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

    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的作用,人类最迫切需要(    )

    A.保护沼泽地,大力发展旅游业        

    B.开发水能,增大清洁能源比重

    C.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退耕还草,保护生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图,回答 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世界某大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小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地价上涨,城市化问题突出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中心城区经济衰退

    C.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出现新的次级中心商务区

    D.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展,出现新城和卫星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一般年份,m地旱n地涝的月份与成因最可能为(    )

    A.7月初、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

    B.5月底、江淮准静止锋

    C.6月份、夏威夷高压西进北伸

    D.8月初、华北快行冷锋

    2.近年来n地区水田农业“双季稻”改成“单季稻”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劳力      D.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工业由③地迁到①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较轻     B.地租价格较低

    C.交通运输便利      D.接近消费市场

    2.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③地适合发展(    )

    A.经济林业      B.棉花作物

    C.蔬菜、花卉      D.粮食作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当地面沉降超过80毫米时,这时的地下水位称为警戒水位。该警戒水位和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

    A.30米,1993年    B.35米,1995年

    C.42米,1999年      D.30米,2000年

    2.这种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A.东非高原的乡村地区 

    B.亚马孙平原的乡村地区

    C.西欧平原的城市地区 

    D.华北平原的城市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流经广西十五个县市,被壮族民众誉为壮族的母亲河。红水河顾名思义因水红沙浓而得名,流域环境非常脆弱,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易产生石漠化。

    材料三   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四   近年来,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红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有哪些自然原因?(8分)

    (2)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7分)

    (3)分析广东向广西产业转移对广西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轮廓形状如图所示。

    材料二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受地形影响,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

    材料三   磷酸盐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广泛用途。如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和化肥制造等。摩洛哥磷酸盐丰富,约占世界储量的75%。2004年摩洛哥磷酸盐生产2537万吨,出口1172万吨,出口收益4.5亿美元。

    (1)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10分)

    (2)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8分)

    (3)结合资料就摩洛哥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特色振兴经济提出建议。(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 旅游地理】

    材料一   灵秀农谷,步移景换。荆门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中国农谷”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4.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2%和41.94%,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材料二   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上图为荆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图。

    (1)荆门市在旅游资源方面有那些优势?(4分)

    (2)荆门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可能有哪些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B 自然灾害】(10分)

    读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月高温酷暑对乙区造成的损失大于甲区,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高温酷暑的主要危害。(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C 环境保护】(10分)

    2013年11月22日凌晨2点40分,青岛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流经约2公里的地下雨水涵道后入海。上午10点30分左右,抢修过程中,雨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沿线道路路面严重受损,并引起流入海湾原油燃烧。青岛市环保局24日发布消息称,距离岸边50米、100米、300米、600米的海域均不同程度地超过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海域被油膜覆盖的区域存在局部污染。

    (1)指出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事故对当地环境及经济会造成哪些危害?(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