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名句名篇 5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5 题
  1. 挥手自兹去,             。            (《送友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万籁此俱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   (《捕蛇者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亭亭净植,                 。         (《爱莲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诗曲,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

    2.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 “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 “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 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选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2.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D.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下列对选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黄生借书一事缘起,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B. 由“书非借不能读”引发“天下物皆然”的深入思考。

    C. 由黄生借书一事缘起,抒发对少时岁月的“可惜”之情。

    D. 由黄生借书一事缘起,勉励青年人创造条件发愤求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③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周荣《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门板③牡:门栓

    1.解释加点字。

    (1)望城二里许    许        (2)穷暮而无所归宿者   穷

    2.下列对“思渡者言近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想摆渡者的话,觉得他是个有道德的人。

    B. 认为摆渡者的话,告知了一个捷径。

    C. 觉得摆渡者的话是合乎道理的。

    D. 思考摆渡者的话就能找到进路。

    3.请说说对于摆渡者的话,“予愠为戏”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

    4.上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不耻下问   B. 半途而废   C. 欲速不达   D. 日暮途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豁达

    ①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 …面对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火大的襟怀。

    ②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箭伤人,它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③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④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柳暗花明,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成败得失的狗苟蝇营,是豁达。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生存的艺术。

    ⑤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高尔基曾经说:“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自负的人看谁都不入眼,还谈什么豁达胸襟?《太平御览》里有个“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因为花与容相联。花的美触痛了她的嫉妒心,于是干出蠢事。

    ⑥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豁达能带给自己快乐,但又无法制止内心的各种猜疑。以致陷入世事纷争而不能自拔,没一天安稳日子。

    ⑦狭隘的人如何变得豁达呢?首先要多和豁达诚恳之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人之道。其次,要摒弃各种世俗杂念,并自觉远离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和画面。生活中许多事,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见。要有聋者、盲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当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勃发之声;当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无限的世界美轮美奂。心境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

    ⑧“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让我们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人。当然                       。鲁迅先生的一副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做了很好的诠释。豁达的人也决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悲剧重演。

    1.(1)请用自己的话解释第①段中“胜似闲庭信步”在文中的意思。

    (2)请简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语言表现力及在文中的作用。

    2.细读第②③⑤⑥段,简要概括两种人的特点。

    豁达的人:                                        

    狭隘的人:

    3.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写上一句话,使本文的论述更完整。

    4.第④段列举了五种豁达的表现,下列事例不能成为其论据的一项是(     )

    A. 布鲁诺不惧怕罗马教廷的威胁陷害,即使受火刑,也坚持“日心说”。

    B. 闵子骞面对嫉恨他、虐待他的后母,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C. 居里夫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毫不退缩,坚持研究,终于发现镭。

    D. 面对重不穿鞋的土著部落,一名鞋子推销员却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孤灯斜影

    王丹枫

    ①黄昏,夕阳像个醉鬼,红着脸倒向西天。碎影斑驳,坠在脏乱的胡同深处,一缕深幽的斜阳落在“中华老字号”五个字上。酱红色铁门紧闭,有人踩着自行车打门前闪过,揿铃,撒下一串“叮铃”脆响,门里迅疾传来几声狗吠。要不是门脸儿的发旧广告牌,很难留意到这里曾是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北京美术红灯厂。

    ②敲了几下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径直带我进了工作间,他就是郭师傅,北京宫灯传承人。二十多平方的工作间被几张工作台占去了大半,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看上去很久没用了。门口的立式电风扇,不时发出“吱吱”颤音。原本雪白的墙皮也发黄了,水泥地面上覆满了渍痕………

    ③现实有点儿残酷,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接到宫灯活儿了。很多时候,他无事可干。现在,厂里做宫灯的师傅仅剩三人,最小的就是他了,53岁。时间快得瘆人,一个趔趄,郭师傅就栽倒进知天命的年轮里。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开始学做宫灯,现已入行三十五年。头都秃了,成老家伙了。没有年轻人肯来,老家伙们都等着退休就回家养老。

    ④虽然一直挣着微薄的工资,但郭师傅从没后悔过。“咱这人,比较传统,父辈都是干这个的,我就想吧,老老实实干这行得了,别的咱也干不了。”他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怔在那里,像一尊雕塑,皱纹无所不在地侵犯着他的倦容,“跟我一年进厂的十多个人,大多跑出租去了。”

    ⑤“年轻那会儿,干得可起劲了。”郭师傅说:“进厂学了一年多,木活都会干。这得益于耳 rǔ目rǎn。少时,常看见父亲晚上在家做木活,那会儿在单位干不完的,可以回家干,有时候他也跟着学。晕黄的灯光下,父子俩各拿一把刻刀,在木料上凿凿刻刻,夜深了,出奇地静……”

    ⑥好时光总教人怀念。2004年红灯厂改为股份制后,迄今最大的一笔宫灯订单来自于什刹海旁边的恭王府,100多盏。那还是赶上恭王府修缮。而这样的机会也难得一遇。因为宫灯一挂就是几十乃至上百年,全是榫卯结构,很难坏。

    ⑦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全是木质结构,用料讲究,红木和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桦木、栬木等硬杂木为三等。

    ⑧行当里有句老话叫“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手艺高超的宫灯技师,都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雕刻镂花时要用到锼弓子,以铁丝磨其空隙,这个家伙得自己捯饬。现在虽然有了更为先进的曲线锯,但是弯儿活出来的很毛糙,雕刻这一环还是要手工才有味道。机械化虽然提升了速度与产量,但却不能复制手艺人的灵气。那种神韵,非手工出不来。

    ⑨“大靠架子小靠扇,钉灯当然也关键,龙头龙脚要活现,镂空花牙牢固有神态,灯画雅气远近都能看得见。”这段顺口溜是北京宫灯制作的要诀,郭师傅说从架子、开料、开榫、拓样、锼活、溜活到雕刻、攒架子、粘牙子、磨活等,少不了还要堵腻子、上色、抛光打蜡、手绘玻璃片儿、手编灯穗,再制作圆光、卡子、灯钩,最后钉灯组装、包装……制作一盏宫灯需要上百道工序。入行35年,制作宫灯的“木活”和“花活”,郭师傅早已驾轻就熟,以前绘玻璃片儿还得在纸上画草图,现在不用勾图了,都在脑子里装着,很多工序合着眼都能干。

    ⑩2008年6月,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高兴了好一阵子,可是火焰的光芒会渐渐暗淡下来,一年里三盏宫灯都卖不出去。

    ⑪“有几个年轻人认识这玩意儿?国家现在叫它‘非遗’了,为什么叫它‘非遗’?肯定是没人要,认知度低啊!””他满脸的无奈,“纯市场化,准得灭亡。”

    ⑫屋外的斜阳,转瞬消隐在天际。送我到胡同口,几户人家门前的大红灯笼亮了,“再干个六七年,我也退了,那一天,我会送自己一个礼物——六方宫灯,图样我都想好了……”

    1.(1)在第⑤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耳 rǔ  目  rǎn         

    (2) 请说说对第②段“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一句加点字“挤”得理解。

    2.请简析第①段的写作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3.从文中看,造成北京宫灯制作面临窘境的具体原因是

    ①                              ;

    ②                              ;

    ③                              。

    4.“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词,通读全文,分析郭师傅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事例

    (1)

    (2)

    精益求精

    (3)

    (4)

    上百道工序一道不缺,驾轻就熟,闭眼也能做

    5.对于本文标题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孤灯”暗示了本文写作对象的萧条式微。

    B. “斜影”借夕阳投影隐喻宫灯手艺的没落。

    C. 标题表达作者对传统工艺陷入困境的忧虑。

    D. 标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运用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弘扬传统文化,某班在3月20日举行“春分”节气的综合学习活动。

    材料一:

    春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日—21日期间),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昼夜几乎同长,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夜”。

    材料二:

    【甲】:春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七绝·春分》

    【乙】: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 春分》

    【丙】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1.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

    从诗词中可见,“春分”时节的气象特点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在每年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做“竖蛋”的游戏:取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来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的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居多,但成功也不少。这一“中国习俗”,何以在那一天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从心理、气象学等方面猜测原因。

    ①                                     ;

    ②                                     。

    3.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请你用一句诗加以赞美。(任选一景:春雨、春柳、春花、春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