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9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环保”“绿色”是现代概念,但谈不上是现代观念,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宋代延续前代的做法,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各州县又设“农师”之职,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之,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定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又严禁捕食青蛙,因为宋人已发现青蛙乃庄稼害虫的天敌。这一立法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一。

    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我们展开《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不管是郊外的道路两旁,汴河沿岸,还是繁华都市内的街道两边,都是绿树成荫。这当然是宋政府大力推广绿化的结果。

    宋太祖立国之后,即诏令沿黄河、汴河两岸的州县,必须多种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因为植被能够巩固河岸、堤坝。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谢德权即调征夫役,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难怪后来日本僧人成寻来中国旅行,乘舟至汴河时,看到沿岸皆“杨柳相连”“榆柳成林”。

    我们现在习惯在公路两旁种植林木,宋人也是这么做的。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一位官员发现官道两旁缺少树木,便向朝廷提了一个建议:可令“马递铺卒夹官道植榆柳,或随地土所宜种杂木,五七年可致茂盛,供费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荫及路人”。宋真宗批准了这一建议。宋仁宗时,陶弼在阳朔当县令,“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它郡县悉效之”。

    宋朝地方官若在任内积极植树造林,是可以作为升迁之政绩的,《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县丞任满,任内种植林木滋茂,依格推赏,即事功显著者,所属监司保奏,乞优与推恩”;如果导致绿化面积减少,则要受处分,“任内种植林木亏三分,降半年名次,五分降一年,八分降一资”。政府又立法严禁盗伐林木,“违者置罪”;即使是官方出于公共用途要砍伐木材,也必须向“都木务”申请采伐许可。

    宋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既是传统环保理念的延续,也是宋代社会现实的压力所致。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如延州普遍以煤(石炭)为日用燃料,整个城市笼罩在煤烟之中。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可别以为只有今日的北京才有“沙尘暴”,宋代文献中即多次出现扬尘天气与雾霾天气的记录,严重者,“暴风起西北有声,折木吹沙,黄尘蔽天”。换言之,跟之前的任何王朝相比,宋朝人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环保压力,不能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宋朝“现代性”的表现,因为在“近代化”展开之前,人对自然的破坏力是非常有限的。

    (选自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代环保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重视环保,设置虞部,令其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设置“农师”一职,任职者能从技术方面指导民众种植作物、林木。

    B.宋朝制定一系列涉及生态环保的法令。宋太祖明令禁止猎杀青蛙、飞鸟等,这一法令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一。

    C.宋太祖和谢德权都深知林木有巩固河岸、堤坝的作用,宋太祖令沿黄河、汴河两岸的州县多种树,谢德权派人在汴河两岸种树。

    D.宋真宗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准许征调人员在官道两旁种植树木。这一绿化举措能增加国库收入,还能使路人免受暑热之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重视绿化,《清明上河图》即是力证。《清明上河图》中,都市内街道两旁、郊外道理两旁、汴河沿岸都是绿树成荫。

    B.曾游历中国的日本僧人成寻是宋代绿化工作成效的见证者,他乘船到汴河时,看到汴河沿岸杨柳相连、榆柳成林的景象。

    C.宋仁宗时,阳朔县令陶弼督促百姓在数百里官道两旁都种上了树木,其他郡县为增加地方政绩,纷纷效仿阳朔县的做法。

    D.《庆元条法事类》规定,地方官在任内积极植树造林应受褒奖;如果当地绿化面积减少,朝廷将依情节轻重处分地方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有禁止盗伐林木的法令,且法令严格。官方想砍伐木材以满足公共用途若未获“都木务”的采伐许可,也不能砍伐木材。

    B.宋代手工艺发达,人口增长速度快,这也带来空气污染,土地、林木资源被过度开发等问题,故宋代也比以往朝代更注重环保。

    C.“沙尘暴”并不是直到现在才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宋代文献中就有关于“沙尘暴”的记录,沙尘暴无疑加重了宋朝的环保压力。

    D.宋代社会已具有“现代性”特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大于以前任何时期,扬尘、雾霾天气的出现始于宋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无能为也已        何厌之有        共其乏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失其所与,不知      日以尽矣        秦伯说       今日往而不反者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

    D.图穷而匕首见       皆为戮没        设九宾礼于廷   终已不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组是(    )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④诸郎中执兵        

    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⑥左右既前,斩荆轲  

    ⑦共其乏困                  ⑧吾不能早用子  

    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⑩若亡郑而于君

    A.①③⑥   B.②⑦⑩   C.④⑦⑧   D.⑤⑨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的两项是(    )

    ①函封之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使使以闻大王    

    ④群臣怪之       ⑤共其乏困       ⑥既祖,取道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  ⑧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⑨其人居远未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何厌之有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④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⑤给贡职如郡县

    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⑦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⑧金千斤,邑万家 

    ⑨宁可以急相弃耶

    ⑩山峦为晴雪所洗

    A.①⑤/②⑧⑨/③⑦/④⑥⑩

    B.①⑤/②⑧/③⑦⑨/④⑥⑩

    C.①⑤/②⑨/③⑦⑧/④⑥⑩

    D.①⑤/②/⑨/③⑦⑧/④⑥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以“陛下”代称皇上,后来“陛下”成为尊称帝王的称谓。

    B.“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诸侯王、皇太后、皇后的尊称。

    C.儒家经典《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世称“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也记述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共33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敢烦执事       ②次进  

    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徐公不君之美也

    ⑤臣壮也        ⑥邻厚,君之薄也  

    ⑦因人之力敝之   ⑧伏尸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⑤⑥不同;⑦⑧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⑤⑥不同;⑦⑧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相同;⑦⑧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⑦⑧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论你是风靡一时的英雄,还是成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②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③北大“方正”享誉中国后,“方”“正”及其商标图案颇受国内厂商“青睐”,雷同的品牌和商标俯拾即是

    ④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⑤本届亚运会还没有开场,上届男排冠军日本队的内部矛盾就已经闹得纷纷扬扬

    ⑥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以23.1%排首位,中医学以18.4%排第六,前十名的本科专业中仅医学就占据了两名。

    B.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C.伊朗外长扎里夫16日在维也纳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当天将对伊朗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情况发布,伊核全面协议将会正式开始执行,国际社会将解除针对伊朗的制裁。

    D.孟瑞鹏走了,但是那种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24岁孟瑞鹏短暂的人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音乐家具、玩具、文具等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

    ①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

    ②人们将音乐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用音乐营造一个高质量的环境

    ③用音乐美化环境,这也是当前世界环境保护事业中的新潮流

    ④音乐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

    ⑤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病,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效果

    ⑥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

    A.②③⑥⑤④①   B.③②④⑤①⑥   C.⑥④⑤①②③   D.④⑥①⑤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请在横线处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失其所与                    ②寡人之过也:            

    ③且君尝晋君赐矣:               ④君图之:              

    能得樊将军首:                ⑥计不知所出耳:          

    ⑦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⑧仆所以留者:            

    ⑨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B.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C.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D.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此处指齐桓公,齐是国号,公是爵位,而桓是谥号。国君加谥称公带有尊称性质,如鲁庄公。

    B.国家,王、侯封地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家,通常指称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士大夫的采地食邑。

    C.枹鼓,这里指的是战鼓。枹,就是击鼓所用的槌。后世有成语“枹鼓不鸣”比喻政通人和,社会秩序安定,没有冤假错案。

    D.管仲,名仲,字夷吾。字是古代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夷吾在这里表德行美好之意。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回国坐稳君位后,随即任命鲍叔牙为太宰辅佐自己。鲍叔牙却历数自己的不足加以推辞,同时极力举荐管仲。

    B.鲍叔牙举荐管仲的过程中,历数管仲在得民心、理国家、讲忠信、制礼法和治军队等五方面的才能,桓公未被说服。

    C.齐桓公对管仲辅助公子纠且曾用箭射杀自己一事耿耿于怀,鲍叔牙以各为其主的理由,成功说服了齐桓公捐弃前嫌。

    D.施伯一眼便看穿齐桓公想把管仲带回国的真正目的,认为这将更会严重威胁到鲁国,因而他一再坚持就地处死管仲。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①

    此地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①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刚正不阿,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不久便被诬“坐赃”下狱。永隆元年(680)八月,骆宾王遇赦出狱。此诗大约写于次年冬春之际诗人送别友人之时。②燕丹:燕国的太子,丹。

    1.诗中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李白《行路难》一诗中以夸张手法,似在营造欢乐宴饮启发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5)《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

        。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二是“深邃”。    ,“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     。“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又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每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我不熟悉的人》为标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