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进入农场是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池河可润泽草木。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问题。

    1.这个农场发展的农业是    (  )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世外桃源式的农场    D.传统的自然农业

    2.这个农场的突出优点是    (  )

    A.能源消耗不多

    B.有利于高度机械化

    C.环境污染轻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3.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    (    )

    A.从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建立火力发电厂

    C.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D.利用牲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4.当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    )

    A.能源消耗太多,环境污染严重

    B.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保护良好

    C.粮食生产过剩,其他农产品依赖进口

    D.农村人口大量流人城市,农业人口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方针中的“三同步”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

    A.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进行

    C.同步规划、同步预防、同步治理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是    (    )

    A.“三同步”战略

    B.“三统一”方针

    C.三项基本环境保护政策

    D.三项主要环境保护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2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事故。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据此回答2题:

    1.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3题。

    1.火山喷发(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下面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  )

    A.雷电击毁建筑物

    B.水俣病

    C.大风吹折树木

    D.氟骨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利用所学知识,回答2题。

    1.下列最适宜作为环保辩论会辩题的是(  )

    A.环境保护需不需要

    B.农业发展中,生态破坏能否避免

    C.环境污染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保护环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据上题选出的辩题,反方可选下列哪些论据进行辩护(  )

    ①农业生产对耕地的需求必然要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

    ②生态农业可以兼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

    ③干旱地区发展耕作业易引起土壤盐碱化

    ④畜牧业发展使草场退化严重

    ⑤南方地区发展立体种养型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环境管理思想趋于成熟的体现,除了树立了大环境思想以及“强调环境管理模式”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环境管理模式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外,还表现在    (  )

    A.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B.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C.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

    D.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环境管理的对象是    (  )

    A.环境      B.环境保护部门

    C.污染源    D.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

    济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是    (    )

    A.谁污染谁治理    B.等价交换

    C.循环经济       D.粗放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下列有关环境管理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规划是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因素

    B.协调在于减少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共同目标

    C.监督可以将环境规划和协调分工付诸行动,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D.指导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强制性职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促进其他职能的发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环境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B.环境规划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

    C.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

    D.环境规划在现实层面上总有“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嫌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以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而规定的环境分类标准是    (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标准    D.环保方法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9.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回答2题。

    1.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 度空调”节能行动主要作用有    (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的危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26度空调”节能行动重要意义是    (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图5—9“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回答4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产对象看,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农业

    B.从投入产出看,该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C.从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看,该农业属于生态农业

    D.从产业结构看,该农业属于立体农业

    2.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是

    A.可少占耕地,实现农产品自给

    B.打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限制,高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便于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D.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3.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气候         B.水源与气候

    c.文化与科技         D.劳动力素质与生产经验

    4.该地区的农民对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建立了一系列乡镇企业,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如图5--10),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你认为该生产体系

        A.实现了生产污染物零排放

    B.促进了甘蔗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很多,如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其中,主要的手

    段是    (    )

    A.经济和法律    B.法律和行政     C.法律与教育    D.技术与宣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

    A.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C.促进经济发展

    D.解决环境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开展了大规模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水污染治理工作。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三湖”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此“三湖”是指    (    )

    A.太湖、巢湖、滇池

    B.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c.青海湖、洪泽湖、巢湖

    D.太湖、鄱阳湖、洪泽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蜂蜜被以“抗生素超标”为由遭到“封杀”。这一年,有关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多起事件不时见诸媒体。如该年初浙江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欧盟兽医委员会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实行临时加严检验措施;宁波红茶因农药残留较高,2001年下半年起已被全面停止向欧盟出口,绿茶进入国外市场也举步维艰……不仅仅是农产品,我国许多行业出口都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困扰。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绿色贸易的实施有何益处? (4分)

    (2)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作构建“绿色壁垒’’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2)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国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理由是________(4)建立自然保护区,________,理由是。

    (5)大力发展私家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998年3月,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见右图)。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油层覆盖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美元,但据专家估计,这其中只有10%的地区适合生物生存,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7分)

    (1)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沿海工业生产和____________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2)海域遭受了石油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将被破坏,从而影响____________生存,因此,      也是目前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

    (3)石油污染导致海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

    (4)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中的清污方法,能否采取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分散的清污方法?__ 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正成为新的危险废物污染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子电器产品是20世纪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会缩短,这将使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呈直线增长。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进行了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不合理的电子废弃物处置方式会引起哪些主要危害?(4分)

    (2)把有机物和金属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___(2分)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生产者采取哪些生产设计措施可减少电子垃圾的危害?(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